涓涓清流润万家
来源: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09-13

涓涓清流润万家


——广元市昭化区乡村水务工作纪实




据广元市昭化区应急管理局消息,9月昭化区降水量在130~150mm之间,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2成。连日来,该区水利部门对辖区内水库、塘堰等开展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抓住降雨过程开展秋蓄,确保来年生活、生产用水。


今年以来,昭化区围绕乡村水务试点县建设,全面落实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3226”总体工作思路,针对地势落差大、水资源分布不均、供水设施不完善、运行管护能力弱等问题,创新思路举措,健全体制机制,实现供水保障水平和工程经营效益“双提升”,探索形成了乡村水务“3135”昭化模式。





“一个平台”管到底  为民服务“全方位”





农村供水安全,是关乎群众福祉的头等大事。只有深化机制创新,乡村水务才能显活力。


为此,昭化区成立了区委、区政府主导、区水利局直管的国有水务平台公司——广元市诚智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将全区35座重要水源库、8个农村集中供水厂作为资产注入公司,实现资源向资产、资产向资本转化,做实做强公司投融资能力,扩权赋能,赋予平台公司投、建、管、运、服五大职能,成为乡村水务建设的生力军。


为全力服务好民生,该区还成立了区供水抢修服务队,开通24小时“不打烊”专人热线,实现全时段便民服务“零时差”。


“我们通过直聘村级管水员,强化末端‘最后一米’供水服务,实现了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一体化’管理。”昭化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全区管网水损率降低20%,水费收缴率达100%,公司实现扭亏为盈,2022年净利润达300万元,实现供水保障和经营效益“双提升”。





“三大保障”夯基础  饮水管护显实效





昭化镇南马村、卫子镇冯家岭村属于典型的旱山村,饮用水矛盾突出,2022年广元遭遇60年一遇极端高温天气,依托“大水源、大水网、大水厂”保障了农村生活生产用水,未发生区域性缺水。  


坚持大水源保障是昭化区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一环。据悉,该区充分利用紫云、工农、大寨3座中型水库、20余座小型水库和嘉陵江等优质水源,坚持大水厂覆盖,形成以新华、团结等8大中心水厂为龙头,辐射30多座小型供水站点的城乡供水体系。


放眼全区,大水源连通大水网,配套输配水管网6580公里,形成5大区域互联互通,有效解决了18.2万人饮用水,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86%。





“五同标准”惠民生  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太公镇是典型的高山镇,多年来多级提灌造成的高价水一去不返,现在镇村老百姓和城区居民一样吃上了优质同价的生活用水。”看着充足的水源,太公镇分管水务工作的副镇长李云锋开心得合不拢嘴。


当地群众也一致认为,该区推行的生活用水采取“政府限价+区财政差额补贴”的“两部制水价”管理模式,确实是一件民生大实事。


“按每月每户‘1元管网维护费+月计量水费3元/立方米’标准计收,对制水成本高出3元的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昭化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给出数据,2022年昭化区补贴群众生活用水达200万元。


农村与城市供水同标,水福利同质共享。昭化区利用江河、塘库并联互补的城乡同一水源、智慧管理的城乡同一水网,实现水源、水厂、用户之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达到了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城乡同一水质。


总的来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五同供水保障标准,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让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涓涓清流入万家,优质供水润民生。今年是全省第一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建设收官之年,昭化区将全面聚焦目标任务,抓项目、拼建设、精管理、增效益,推动乡村水务再上新台阶。(王菲菲)





Copyright 2003-2022 www.cnzh.gov.cn www.cnz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广元市昭化区委 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共广元市昭化区委宣传部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0839-3271443)、区政府办(0839-8725079)、区记者站(0839-8722129)、区网信办(0839-8722512)
   网站地图 | 网站标识码:5108110007 备案号:蜀ICP备11001032号 川公网安备 5108110200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