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区门户网讯(罗光永)昭化区系全省88个贫困县区之一,是典型的盆周山区财力薄弱县区,贫困人口多。近年来,昭化区创新四项举措,增强教育扶贫实效,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学生能上学、上好学。
一是实施生活补助“倍增计划”。区财政每年安排资金700余万元,将贫困家庭学生生活补助提高到小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2500元,普通高中生每人每年3000元,大学生每年8000元,实施标准为省标的2倍,基本解决了学生在校的所有生活费用。
二是提高营养餐标准。2013年以来,在全面落实好国家营养餐的基础上,昭化区实施了义务教育学生每周两顿免费肉食计划。区财政每年投入1100余万元,用于食品原材料采购,平均每月为每名学生提供价值为40元的营养套餐,保障了学生在校的营养需求。
三是设立教育奖励基金。区财政每年安排资金30万元,对建卡贫困家庭中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其中对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一次性奖励10000元,进一步坚定了贫困家庭通过接受教育改变家庭命运的信心。
四是开展“1+N”师生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全区教师结对贫困家庭学生,务实开展帮扶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建立学业指导台账。教师每周辅导帮扶对象学业不少于2次,学生每学期学业成绩上升不少于2个名次。建立身心健康监测台账。在各校建立心理辅导室,优选并培训年轻充满活力的教师做心理辅导员,每周与结对学生谈话疏导不少于1次;联合教育、卫生等部门,每学期对学生进行1次体检,重点提供体质健康监测和治疗指导服务。建立家校沟通台账。深化“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教师每月走访结对学生家庭1次,与学生所在村社干部沟通1次。实施“爱心小屋”项目建设,在各校“留守学生之家”装备可视“亲情电话”,每周学生与家长或监护人电话沟通1次,形成教育、管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