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立足土坯房占比较高的实际,坚持把群众“住上好房子”作为打赢脱贫攻坚仗的重中之重,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聚焦“改造、新建、拆旧、奖补、宜居”,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累计改造旧村落68个、农房8000余户,新建聚居点181个、农房17000余户,拆除危旧土坯房31616户,发放各类奖补资金5亿元。土坯房存量从2012年的41562户减少至9946户,占比由68.7%降至16.4%。
一、聚焦“改造”,注重两个结合。一是分散户坚持“宜改则改”。在室内,围绕“六改”(改水、电、厨、厕、圈、卧室)合理规划功能区域。在室外,突出“踢脚线、白墙面、脊座白、瓦灰色”的川北民居风貌,围绕“六建”(建微田园、入户路、沼气池、阴阳沟、生态垃圾箱、院坝)统一打造外观风貌。二是传统村落坚持“连片保护”。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850万元,保护修缮柏林沟镇向阳村和昭化镇城关村国家级传统村落。对全区21个传统村落,落实乡镇、村属地保护责任,进行挂牌保护,逐一确定1名有名望的党员干部进行看护、监管,目前,累计修缮加固传统老院子566个。
二、聚焦“新建”,抓牢三个关键。一是抓牢建房标准。按贫困户新建人均不超过25㎡、户均不超过125㎡,非贫困户人均不超过30㎡、户均不超过240㎡的标准进行建设,同时聚居点内建辅房或生产用房的,实行连排连建。二是抓牢建房方式。劳动力充足的,可自行参与并聘请有资质的工匠押证施工,降低成本。对无劳动力或外出务工的,可由村委会聘请施工队按标准委托代建。三是抓牢质量监管。分5个片区派驻监理人员蹲点督导农房建设,形成了“村建员+监理员+建筑工匠+农户”的质量安全监督格局,实现农房建设质量、安全、进度、标准四同步。
三、聚焦“拆旧”,传导两个压力。一是压实乡镇部门责任。区委区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区级各联挂部门签订建新拆旧军令状,锁定“2018年6月底前危旧土坯房全面拆除、建卡贫困户住房全面建成”目标。二是压实党员干部责任。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督导县级领导,分管领导带头督导科级领导,部门、乡镇主要领导督导本单位党员干部,实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截至目前,党员干部带头拆除土坯房2154户。2018年以来,全区拆除危旧土坯房16458户。
四、聚焦“奖补”,创新三项政策。一是新建奖补“高”。新建农房的,易地搬迁建卡贫困户按省市统一标准2.5万元/人执行补助政策;同时,区本级筹集资金,对非易地搬迁建卡贫困户按照2万元/人、非建卡贫困户按照2万元/户进行奖补。二是改造奖补“活”。对结构安全的土坯房,按照非建卡贫困户2万元/户、建卡贫困户2万元/户+1万元×N人给予改造补助。三是拆旧惠及“广”。率先推行非农业户拆除土坯房奖补细则,每户拆旧给予2万元奖补。农业户拆除土坯房,暂不新建的,保留宅基地,每户奖励1万元。
五、聚焦“宜居”,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垃圾分类转运工程。生活垃圾按照可堆肥还田与不可堆肥还田分类,加快建设“村社乡镇收集--—区转运—市处理”的城乡垃圾处理体系,每个村社落实1名保洁员,所有乡镇均建立垃圾中转站,确保垃圾有序转移至市级集中处理。二是实施污水治理工程。在重点集镇和中心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16个,大型聚居点、人口集中区域设置污水处理站点37个,保证乡村污水治理长期稳定可持续运行。三是实施厕所革命工程。全域开展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粪污治理,加快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是民生工程、惠农工程,也是脱贫攻坚的“一号工程”,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