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项目
|
指标
名称
|
测评
内容
|
测评标准
|
实地考察点位及标准
|
责任单位
|
1-2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观建
设
|
Ⅱ-5
教育实践
|
Ⅲ-9
融入日常生活
|
1)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宣传文化阵地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
|
文化室、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和村文化站
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展示核心价值观。
|
杨浩顺
|
2)开展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规范守则教育实践活动。
|
在显著位置展示居民公约。
|
学校:
在显著位置展示学生守则。
|
窗口单位:
在显著位置展示行业规范。
|
Ⅱ-6
文化培育
|
Ⅲ-12
培育勤劳节俭之风
|
开展文明餐桌活动,宣传推广“光盘行动”等经验做法。
|
饭店:
有“节俭养德”或“文明餐桌”或“光盘行动”的温馨提示。
|
1-3
培育
文明
道德
风尚
|
Ⅱ-8
志愿服务制度化
|
Ⅲ-16
制度化建设
|
以村、公共文化设施、景区景点、窗口单位为重点,加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
|
城市村、文化室、便民服务中心、医院、学校:建有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能够正常提供服务。
|
杨浩顺
|
Ⅱ-10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
Ⅲ-21
制作刊播情况
|
在社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建筑工地围挡等广泛刊播展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各类生活场景。
|
主次干道、商业街区、公共广场、公园、景区、学校、医院、村级活动阵地、公共文化设施、商场超市、饭店、政务大厅、银行网点、(邮政、移动、电信、联通)营业厅、等公共场所:
广泛刊播展示公益广告,既鼓励使用公益广告库的通稿作品,也鼓励各地自行设计创作。
|
建筑工地围挡:公益广告(既鼓励使用公益广告库的通稿作品,也鼓励各地自行设计创作)展示面积不少于建筑工地围挡墙体面积的30%。
|
1-6
诚信
守法
的市场
环境
|
Ⅱ-17
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
|
Ⅲ-33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1)贯彻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推进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在重点领域建立起信用记录,建设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的平台。
2)贯彻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建立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
|
政务大厅、商场超市、集贸市场:
在显著位置展示诚信主题公益广告或宣传诚信建设内容。
|
李惠蓉
|
Ⅱ-19
文明诚信服务
|
Ⅲ-37
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
|
1)从业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
2)有效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无吃拿卡要、庸懒散拖现象。
|
政务大厅:
①办事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
②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无庸懒散拖现象。
|
医院、商场超市、银行网点、(邮政、移动、电信、联通)营业厅:从业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
|
1-7
健康向上
的人文环境
|
Ⅱ-23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Ⅲ-45
基层文化设施
|
1)在村统筹建设综合文化站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市民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等活动。
|
乡文化站:
①具备开展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市民教育、科普教育、普法教育(三种及以上)活动的设备条件。
②正常向居民开放。
③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
|
王德刚
|
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①具备开展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市民教育、科普教育、普法教育(三种及以上)活动的设备条件。
②正常向居民开放。
③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
|
2)按照人口规模或服务人群的距离,建设选址适中、与地域条件协调的文体广场,每个街道拥有晨晚练体育活动点5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8平方米,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状况良好。
|
文体广场:
①能够正常运行,设备维护及时。
②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
|
晨晚练体育活动点:
①能够正常运行,设备维护及时。
②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
|
1-7
健康向上
的人文环境
|
Ⅱ-23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Ⅲ-46
文化服务供给
|
村文化室
|
①免费开放。
②基本服务项目健全。
|
Ⅱ-24
市民文明素质
|
Ⅲ-47
文明行为
|
公共场所无争吵谩骂、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木等不文明行为。
|
主次干道、公园、景区、公共广场、:
①无乱扔杂物、车窗抛物现象。
②无随地吐痰现象。
③无损坏花草树木现象。
④无争吵谩骂现象。
⑤无躺卧公共座椅现象。
|
无烟草广告,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有明显禁烟标识,无烟区没有吸烟现象。
|
政务大厅、饭店、医院、学校:
①有明显禁烟标识。
②无烟区没有吸烟现象。
|
Ⅲ-48
文明交通
|
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无闯红灯、乱穿马路现象,乘客排队候车(船)或依次上下车(船)。
|
主次干道:
①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②无行人乱穿马路、翻越隔离栏现象。
|
主要交通路口:
①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②无闯红灯、乱穿马路现象。
|
2)人际关系融洽,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
|
主要交通路口:
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
|
Ⅱ-27
城乡管理和公共服务
|
l Ⅲ-58
城乡精细化管理
|
1)开展城乡清洁行动,抓好公路、河道沿线和城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的集中治理。
|
到乡公路(河道)沿线:
无明显垃圾堆积、环境脏乱、面源污染现象。
|
王德刚
|
乡村结合部:
①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垃圾清运及时。
②管理规范有序,无占道经营、违章停车现象,无小广告乱张贴现象。
|
秦强
|
2)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垃圾清运及时、分类处理,无脏乱差现象,公共厕所保洁及时、无明显异味。
|
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共广场、公园、景区、商场超市:
①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垃圾清运及时、分类收集。
②管理规范有序,无占道经营、违章停车现象,无小广告乱张贴现象。
③公共厕所保洁及时,无明显异味。
|
秦强
|
3)依法规范管理,公共秩序良好,无违章停车、占道经营、小广告乱张贴现象。
|
Ⅲ-60
社区生活环境
|
1)环境绿化美化,卫生状况良好,无脏乱差现象。
2)路面硬化、平整,排水设施完善,无明显坑洼积水。
3)倡导“垃圾减量分类”,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
4)楼门内干净整洁,楼道无堵塞,墙面、玻璃无污秽破损,照明灯完好。
|
乡村:
①环境绿化美化,卫生状况良好,无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现象。
②路面硬化、平整,无明显坑洼积水。
③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垃圾房、箱(桶)完好、整洁。
④楼门内干净整洁,楼道无堵塞,墙面、玻璃无污秽破损,照明灯完好。
|
秦强
|
1-10
安全稳定
的社会环境
|
Ⅱ-30
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
Ⅲ-64
公共安全保障
|
社会面、重点单位及社区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符合安全要求。
|
三大中心、村级活动阵地、商场超市、学校、:
①有符合标准的物防、技防、人防、消防设施。
②无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现象。
|
邢仔强
|
1-10
安全稳定
的社会环境
|
Ⅱ-30
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
Ⅲ-65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
食品经营单位和集贸市场不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食品安全事故及时查处,无漏报、瞒报情况。
|
商场超市:
无过期、变质、伪劣食品。
|
李惠蓉
|
Ⅲ-67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
|
建立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设置明确的城市避难场所,开展社区减灾、防灾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救灾应急预案。
|
城市避难场所:
①设有避难场所的标识牌。
②功能完备,设备维护及时。
|
邢仔强
|
1-12
长效常态的创建工作
机制
|
Ⅱ-36
群众广泛参与
|
Ⅲ-81
宣传动员
|
主要新闻媒体设有精神文明创建专题专栏,城乡公共场所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展示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
村、主次干道:
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展示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
李惠蓉
|
Ⅱ-38
以城带乡、城乡共建
|
Ⅲ-87
环境整治
|
农村环境干净整洁,管理规范有序,无脏乱差现象。
|
乡辖区范围:
①主要街道及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垃圾清运及时、分类收集。
②主要街道及公共场所管理规范有序,无占道经营、违章停车、小广告乱张贴等现象。
③主要街道及公共场所无争吵谩骂、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木等现象。
④主要街道及公共场所广泛刊播展示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乡风。
|
Ⅲ-88
民风建设
|
农村公共场所广泛刊播展示公益广告,无争吵谩骂、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木等不文明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