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须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坚持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有序高质量发展理念,在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强化节能降耗措施,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落实单位内部的环境管理部门、人员和制度。
(二)加强施工期环境管控,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施工期废水、废渣、噪声、扬尘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严格落实报告表要求落实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进厂污水、污泥脱水等采用“A/O+生态透析+臭氧消毒”工艺处理达标后排放。工作人员生活污水、污泥脱水滤液等废水均排入主体工程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
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采取分区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四)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并优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污水处理站采取全地埋封闭措施,在出气口设置通风管道以及引风机(风量至少为2000m3/h。),将产生的恶臭气体通过管道收集后,末端采用生物滤池除臭装置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达标排放。同时采取在污水处理站周边种植绿化隔离带等措施达到大气环境防护目的。
(五)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对各种固体废弃物收集、暂存处置和转运的环境管控,防止产生二次污染。栅渣、砂粒等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污泥运至广元市绿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处置。
(六)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优化布局,强化声环境保护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加装减震垫,利用水体隔声或建筑物隔声,风机配备消音器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七)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并强化双电源、主要设备一用一备、污水管道堵塞、爆管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避免因风险事故导致环境污染,确保环境安全。
按照相关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备案。
(八)项目设计建设,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保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进度和资金。
(九)认真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依法定期向公众发布环境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