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昭化生态环境局2020年12月24日拟对广元环保再生工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发布机构: 广元市昭化区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 2020-12-25 字体: [ ]

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广元环保再生工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01224—20201230(共5个工作日)。  

电话:08398725259 

 地址:广元市昭化区行政审批局二楼生态环境局窗口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日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项目

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广元广元环保再生工厂项目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家居产业园(昭化区柳桥乡新胜村)

广元智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清元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内容:新建厂房16000平方米,办公、实验室,仓库等设施4000平方米,建设建筑固废的回收资源化处理生产线一条及附属设施。配套建设管理和生活用房、道路、绿化、雨污管网、强弱电等附属设施。总投资1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82.74万元。

(一)必须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坚持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有序高质量发展理念,在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强化节能降耗措施,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落实公司内部的环境管理部门、人员和制度。

(二)加强施工期环境管控,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施工期废水、废渣、噪声、扬尘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项目洗车废水经沉淀后回用,抑尘洒水废水经雨水管沟收集,进入初期雨水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经隔油池预处理后的食堂污水与办公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10m3)预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生活污水在园区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成前,经预处理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由罐车运送至泉坝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 A 标准后排入南河。在园区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成后,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表 1 中城镇污水处理厂标准,排入白水河。

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优化重点污染防治区平面布置,按照相关规范对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等采取分区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四)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并优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各项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要求。营运期沥青生产线料斗全密闭作业,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经风机引至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31高的1#排气筒外排。烘干滚筒、骨料提升、筛分等废气有一套除尘系统(蜗壳式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31m高的2#排气筒排放;沥青搅拌及卸料废气经风机收集后引入烘干筒燃烧器进行燃烧处理后经经31m高的2#排气筒排放;乳化沥青搅拌及沥青储罐产生的大小呼吸废气经收集后引至“喷淋塔+光微波催化氧化废气处理设备+活性炭”处理后经经31m高3#排气筒排放;导热油锅炉燃烧废气经1根12m的4#排气筒排放。

(五)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优化布局,强化声环境保护措施,通过距离衰减、减振消声、厂房全封闭、选用低噪设备,加强设备养护、设置独立密闭的空压机房等方式降噪,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六)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废活性炭、废机油桶、废导热油、含废机油抹布等危险废物要妥善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定期交由有相应处置能力和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规范设置危废暂存间,并做好防渗处理,配备防腐防渗漏贮存容器、托盘等。一般固废能利用的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和生活垃圾一起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七)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各类环保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要求。厂区内严禁烟火,避免摩擦撞击,建设火灾风险防范措施,设置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等泄漏风险防范措施,配置相关灭火器材及火灾预警设施,加强监测管理及日常环保管理,防止事故性排放,确保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和环境安全。按照相关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备案。

(八)认真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依法定期向公众发布环境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合理环境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