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故事中涌动初心
来源:广元市昭化区政府办公室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9-09-30

在革命故事中涌动初心

——抗美援朝无臂战士李化武为我区宣传文化系统党员干部讲党课


“我是19514月报名参军的,6月我们便开赴朝鲜战场……”从参军到军事培训,到参加到抗美援朝战斗,到受伤退役在荣校学习口琴表演,为周恩来总理汇报演出,再到申请回到农村生产、生活,宣传毛泽东思想……929日,抗美援朝战士李化武用朴实的语言在广元市红星公园、红军塔下为我区宣传文化系统党员干部缓缓讲述着他的故事,为他们上了一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特殊党课。

李化武为我区宣传文化系统党员干部讲党课

讲堂上,李化武身着一身特制戎装,一双干净的黑色运动鞋,坐在一把简易的塑料凳上,党员干部们,或蹲、或站地围绕在他身边,认真聆听发生在他身上传奇的故事,时不时发出感叹,“中国共产党真强大,祖国真伟大,是无数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才让我们享受到今天美好的生活!”

195212月,我营再次开赴乔沿山阻击敌人。当时我扛着炮架紧跟班长身后,就在距敌军不足10米远时,敌人的一颗炮弹落在了我和班长的身前,来不及躲闪,随后,我啥都不知道,昏迷了三天三夜醒来后,我才知道,班长牺牲了……”讲到此处,李化武顿了顿,有干部为他送上了纸巾,他用残缺的断肢立马接过,灵活的为自己擦拭起眼角的泪和额头的汗,嘴里不住的说着谢谢。

60多年来,李化武早已养成不麻烦别人的习惯,在剩下的半截胳膊上缠上布条,吃饭的时候将勺子插进布条里系紧,写字也一样,用布条绑着笔。没有人知道,他练习的艰辛,也没有人知道他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如今的他,精神矍铄,穿衣、吃饭、洗漱、读书、写字、看报,他样样不在话下。

“那是19633月,30岁的我,不想年纪轻轻就在荣校养老院养老,不为国家做贡献,白吃白喝,于是我申请离开了荣校,回到了自己的农村老家,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队伍中……”离开舒适的生活圈,李化武携妻杨正清回到了家乡广元昭化。一切从零开始,李化武硬是凭着身上的韧劲,学会了 耕田、犁地、挑粪等一切农活,并养育了6个儿女。闲暇之余,他就用大喇叭向村民宣传毛泽东思想,生活虽艰辛但舒心。

“听了李化武放弃安逸的荣校生活,回到农村参加建设,我被他身上这种不想成为国家‘累赘’的精神感动着,感染着,也明白了他的‘初心’就是想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区委宣传部干部罗倩说,“这份‘初心’,需要歌颂、更需传承,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时时刻刻践行这份珍贵的‘初心’。”

“听了李爷爷的故事,看到李爷爷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失去了双臂和右眼依然坚强的面对生活,让我深有感触,我觉得作为年轻一代,更应该庆幸我们生在伟大的国度,生长在美好的时代 ,更应该常怀感恩之心 努力工作,在平凡岗位上为党的事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区文化执法大队负责人刘晓芬说。

李化武于1933年出生在紫云乡中漕村一个贫农家庭,19514月,18岁的他在紫云报名参了军,6月开赴朝鲜,成为了123510537460炮班的一名志愿军战士。经过为期1个月的军事技能训练,李化武掌握了60炮的拆卸、炮弹装填、发射等基本技能。195212月,李化武战场上被炮弹击中,身受重伤,从此失去了双手和右眼,左眼也近乎失明,成为“一级伤残军人”。19536月,李化武进了合川荣校,并在那里入了团。1956年又进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即新繁荣校),光荣地入了党。李化武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和战胜伤痛的顽强斗志,激励和教育了医护人员和无数伤残战士,部队授予他“钢铁战士”的光荣称号并记二等功予以嘉奖。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作为残疾军人代表,李化武先后参加了县、地区和省党代会,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双拥先代会等,并先后获各种荣誉称号30多项、受赠毛主席像章近20枚、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数本。

重温入党誓词

活动当天,李化武还与宣传文化系统党员干部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

区领导王壮参加上述活动。(杨黎明)

Copyright 2003-2022 www.cnzh.gov.cn www.cnz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广元市昭化区委 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共广元市昭化区委宣传部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0839-3271443)、区政府办(0839-8725079)、区记者站(0839-8722129)、区网信办(0839-8722512)
   网站地图 | 网站标识码:5108110007 备案号:蜀ICP备11001032号 川公网安备 5108110200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