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关闭
你还可以输入40
聚焦生活垃圾治理 建设宜居乡村环境
发布时间:2024-01-12 16:08:00 来源:广元市昭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区综合执法局紧紧围绕当前工作暴露出的问题,“摸实情,找差距,解难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通过检视整改“靶向治疗”,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整洁化、优美化、秩序化、宜居乡村环境全面形成。

创新举措,补齐短板,全力做好收运处设施保障。一是合理布局生活垃圾前端收集设施。根据150个行政村和社区人口分布实际,科学合理设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3000个,配备生活垃圾收集桶32500组,做到827个村民小组垃圾集中回收全覆盖。在12个镇的场镇、社区建成压缩式生活垃圾转运站28座,密闭式定时定点生活垃圾投放站33个,建智能化“四分类”垃圾箱体100组,充分保障群众生活垃圾投放需求。配备村级保洁运输车143台,公益性保洁岗位1540人,充分保障镇村群众生活垃圾转运力量。二是智慧增添中端转运设施设备。创新举措,采取“国企购买+乡镇租赁”方式,将农村垃圾转运车辆使用权和归属权分离,区财政出资委托区属国有企业统一采购新增农村生活垃圾转运车12辆,在完成上户和保险购买后,让乡镇通过租赁方式获得车辆使用权,有效解决农村垃圾转运车辆“落户难”的问题。三是加快建设末端处理设施。招引3家社会企业分别对城乡生活垃圾进行转运,实施厨余垃圾处理、生活垃圾焚烧,提升运处能力;积极协调对接各部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进全区大件垃圾资源化利用建设。

智慧赋能,机制保障,确保治理模式持久高效。一是垃圾处置云智能监管。建立垃圾监测云智能管理平台,对全区 26 个垃圾中转站进行视频监控,并为垃圾转运车安装车载网络摄像机GPS 定位系统,对作业人员、转运车辆、垃圾收集设施实时监控和预警,实现对农村垃圾产生、运输、贮存、处理全过程在线监管。二是收转运机制程式化运行。全区农村生活垃圾采取“村收集、镇压缩、区转运、市处理”一体化处理模式,由网格责任人常态化督导指导压缩式中转站规范化运转,全面畅通镇、村、社三级垃圾收运“快车道”,确保垃圾转运处理“流水线”标准化运作。三是垃圾收费制渐进式推广。深入镇村、社区察实情、访民意,问计于民。摸索出通过制定保护环境卫生的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程序,建立健全专款专用、及时公布收支明细账目等制约机制,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成效明显,出台了《昭化区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指导意见》,全区推广。截止2023年底,在126个行政村中有109个村建立了收费机制。四是垃圾收运市场化运作。探索引入社会力量,专业化、高效化运处垃圾。区政府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引进第三方机构将农村垃圾收运至垃圾焚烧厂集中处置,实现农村垃圾100%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置。

垃圾回收,分类先行,推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治理。一是“网格化”管理推进垃圾分类。各村、社区按照垃圾治理区域大小,分成不同的垃圾管理网格,整合公益性岗位、卫生保洁员、垃圾清收清运员力量,固定在不同的网格抓好垃圾分类工作。城区结合街长制,强化部门责任落实,由各街长制联络单位担负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任务,督促商户落实垃圾分类职责。二是“支部+”模式深化垃圾分类。探索“支部+集体经济+垃圾分类”,把12个镇新建的生活垃圾分类馆,交由村支部管理。支部落实一名党员干部作为垃圾分类师,将垃圾分类收益计入村集体经济,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干部带头,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三是“四员”统管提升垃圾分类。邀请专业机构对全区环卫工人进行垃圾分类知识专题培训,让环卫工人了解分类、学会分类、主动分类、带头分类,并利用岗位便利当好垃圾分类守门员、宣传员、指导员和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