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干”摘“穷帽”
——广元昭化全力冲刺脱贫攻坚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侯东 侯云春
初夏的昭化山村,清新怡人,生机盎然。
一个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正争相尽展美丽画卷:一条条宽敞的道路四通八达,一片片的现代农田郁郁葱葱,一座座漂亮的新居美不胜收。加之现代化的村卫生室、崭新的村民广场等让人目不暇接。
旧貌换新颜,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在昭化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广元昭化区属全省88个贫困县区之一。近年来,通过持续攻坚,全区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阶段胜利。截至2017年底,全区已退出贫困村36个,稳定脱贫6529户2281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2%。
“昭化,是全省2018年计划完成摘帽的30个贫困县之一。面对全新的历史使命,今年来,昭化全区上下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积极奋力展开脱贫攻坚决胜战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广元市副市长、昭化区委书记陈正永说,当前23万昭化人正以攻坚克难的昂扬斗志,全力高质量高水平冲刺脱贫攻坚,全力以赴推进昭化脱贫摘帽工作走在全省摘帽县区前列。
兴家园,兴产业,富脑袋……瞄准2018年“摘帽”,眼下,昭化全区正倾力吹响脱贫决胜冲刺号角,山乡处处,正潮涌着一幕幕不胜不休的战贫斗贫景象。
兴家园
“微信工作法”,微出“新昭化速度”
“‘坚持党员干部带头拆,有土坯户建新必须拆,非农户奖励抓拆,困难群众帮助拆。’卫子镇四个拆的模式值得学习。”“张家乡排名进步了,继续加油!”……今年初,昭化区政务微信群特别活跃,每天不仅有乡镇、部门推进危旧土坯房拆除的战报,还有作为“群主”的昭化区委副书记、区长龙兆学的适时点评。
“这个微信工作法,太厉害了。”张家乡一负责人坦言,天天见人见事见图片,不仅“晒”出了好做法、好思路,还通过倒逼营造出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而这正是昭化创新破解“攻坚危旧土坯房大难题”的一个缩影。
昭化一直是广元全市危旧土坯房占比最大的县区,最高时存量高达41562户,占比68.7%。通过持续攻坚,截至2017年底,全区危旧土坯房下降至20000余户。如何把剩下的20000户变为零?“农村贫困群众住房问题不解决,怎么谈得上脱贫,又怎么能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龙兆学说,为了啃下这块最硬的硬骨头,今年来,昭化坚持创新施策、超常规推进,坚持不留一户烂土坯房。
创新中,该区出台了《土坯房建新拆旧奖励政策实施细则》,率先在广元全市推出了非农户拆除土坯房奖补细则,有效地通过奖补政策,激活了广大群众拆除土坯房的积极性。
系列举措,有力提升了工作推进力度。仅今年春节7天,全区就拆除危旧土坯房852处,可谓刷新了昭化速度。截至5月底,全区拆除土坯房19229户,16个行政村已全面消灭危破土坯房,土坯房占比降至4.2%……
加大土坯房建、改、拆力度同时,昭化还特别重视高质量推进新建改建新居建设。专门聘请了农房建设监理人员,分片区蹲点督导,构建起了“村建员+监理员+建筑工匠+农户”全程参与实施建设的质量安全监督格局。
兴产业
夯实“四个结合”,让造血功能强起来
“对树冠上部和外围的过旺徒长枝,采取去强留弱的办法进行控制修剪。同时,还要剪除过密枝、无用枝和病虫枝……”5月8日,昭化区特邀请省农科院的专家在该区元坝镇五一村专题举行了2018年脆桃夏季管理技术培训现场会。来自全区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农业服务站站长、技术员、村支部书记、种植大户等240人参加了现场会。
而这正是昭化抓实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昭化区委副书记杜非说,昭化坚持用滴水穿石的精神抓实产业扶贫。
抓实产业扶贫中,昭化建立坚持增强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的“四结合”产业扶贫新谋略——有效地将主导产业与因户施策相结合,确保户有增收门路;大园区与户办企业相结合,推进产业优势互补;长线产业与短线产业相结合,实现种养收益叠加;农产品基地与工旅融合相结合,助推三产互动发展。
通过“四结合”带动,全区50%以上贫困户紧跟乡、村主导产业发展户办致富产业:63个贫困村特色产业串进9个万亩示范园区,8000余户贫困户串进村特色产业示范园;全区30%以上农业企业、专合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利益联结;引进和培育南方食品、奥升达等农产品加工企业34家,年产值达6亿元,助力农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0%;全区发展现代农业综合园区9个,新建乡镇示范园28个、村特色园64个、户办小庭园3540个……
2017年,昭化贫困群众人均产业增收2100元,比上年度增加300元,贫困人口从13.47%下降至6%。今年春季攻势期间,新建成乡村产业示范园32个、户办小庭院1784个。
富脑袋
“道德积分”,让发展更有精气神儿
新时代的小康之路,不仅要物质脱贫,也要精神脱贫。
柳桥乡普子村,是昭化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的“明星村”。
“2016年,我们是全区第一批开展星级家庭评比的63个村子之一,全村292户中,有30户3-5星家庭获得表彰,每户获得了1000元的实物奖励。”村支书吕玉春说,“2017年,村里又率先试点道德积分,让每一户、每一个村民,都能通过做正能量的事情上红榜。”
所谓的道德积分机制,是以家庭为单位,将爱护环境、热心公益、遵纪守法等五项内容作为标准量化打分。道德积分每季度评定一次,超过25分基础分的,可到村里的道德超市兑换实物。
道德不仅“变了现”,更激发了村民的荣辱观,从过去的比吃喝玩乐,变成了比孝敬、干净、上进、和睦、发展。
村民朱德军,通过道德积分荣辱感激励,从以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懒汉,变成全区脱贫示范户,还当上了村社队长。与此同时,村里群众也跟着变了起来。今年4月初,村里的辣椒基地要栽种辣椒幼苗,需要20-30人,由于加入了“村集事业要积极参与”的道德积分加分项,村民们从过去的不关心变成了踊跃参与。
普子村的嬗变,是昭化着力推进精神脱贫的一个缩影。
为破解农村“精神贫困”难题,昭化区在广元全市率先开展文明健康示范村(户)创建活动,配套开展“感恩奋进、自强脱贫”“自力更生、美化家园”“文明健康、和谐奔康”三项主题教育活动。先后评选出“文明健康示范村”88个、“文明健康示范户”2762户,配套发放奖励物资6300多套。创建经验入选《2017年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
而农村道德激励机制(道德积分)是文明示范创建活动的升级版。今年,昭化区全力打造文明健康示范创建活动“升级版”。在文明示范创建重点村试点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提炼,目前已在全区210个行政村(社区)全面铺开,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崇德向善、竞相争发展的良好社会风尚,正成为昭化山乡新美景。
强监督
“说事服务站”,引领扶贫之花在“阳光”下盛开
6月2日,记者在太公镇双庙村农家书屋旁,发现一个新鲜事物——“说事服务站”,纪检部门定期“坐诊”和上门“问诊”,听取群众意见。据介绍,这正是昭化做实脱贫监督、发动群众监督的创新之举。目前,说事服务站已在昭化区231个村、社区全面推行。此举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调动群众监督积极性,拓宽群众监督渠道。
决胜摘帽,作风纪律是保障。结合广元市委开展的全市“作风纪律深化年”活动,昭化区在创新实践中,推出了系列举措织密扶贫监督网:
强化纪检专责监督,整合120多名纪检干部,分6个片区不定期深入乡镇、贫困村开展蹲点调研督导;强化行业职能监督,建立行业扶贫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行“上下结合交叉审”审计模式,定期邀请政风行风评议员、特邀监察员开展深入走访、电话随机采访,让群众给帮扶部门、相关乡镇干部作风、工作成效打分;强化基层主责监督,组建脱贫攻坚精准监督员队伍,印制“廉心卡”8850张,全面张贴上墙到户,公布精准监督员电话,及时收集精准贫困户评定、扶贫项目实施、扶贫资金使用等方面的问题线索……
系列举措,有力地提升了昭化全区扶贫监督工作。今年1至5月,全区6名单位“一把手”因脱贫攻坚慢作为被约谈,处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44件,立案25件,党政纪处分12人。
“打赢这场脱贫摘帽攻坚战,既需要精准施策,更需要严格监督。”陈正永说,“全区上下将坚持持续擂响监督战鼓,严查扶贫领域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坚决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坚决确保扶贫风清气正,奋力全面确保昭化扶贫之花在‘阳光’下绚丽盛开。”
眼下,昭化数以万计的帮扶干部和人才,正倾力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切实把脱贫攻坚这一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山乡处处,正涌动脱贫奔康的浪潮,厚积着乡村振兴的底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和担当中,昭化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唱好同心歌,画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