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关闭
你还可以输入40
工作调研(第六期)
发布时间:2018-07-04 17:24:15 来源:广元市昭化区政府办公室

关于夏枯草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近期,为进一步明晰全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形成主导品种,适时确立核心产品和品牌,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智力支持,更好摸清全区夏枯草产业发展情况,区政府办组成调研组,深入明觉镇、红岩镇等乡镇,对黎生中药材、种植大户、种植散户等进行了走访调研,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夏枯草发展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夏枯草产业,主要以黎生中药材+农户订单生产+保底销售模式发展,全区种植面积达到4000余亩、种植户超过1200户,种植起步较早的明觉镇面积达1500亩、超过全区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黄龙、石井、清水等乡镇发展势头良好,种植面积在1-5/户的超过90%,亩均增收2000元左右、是主要粮食作物增收的2-5倍,户均增收超过4200元。

二、夏枯草种植的优势

(一)销售有保障。从全国、全省来看,夏枯草是王老吉、加多宝、和其正凉饮和药材产品的主要原料,目前产地主要是河南、湖北(主要定点供给凉饮企业)和四川(主要供给药材企业),全国常年需求在6万吨以上,全省常年需求在8000吨以上从广元、昭化来看,秦巴山区是药材最适宜生长的地方,四川大规模种植的市州目前仅有广元市,尤其又以昭化区种植的面积多,区内的黎生中药材公司是全市收购夏枯草最大的企业,收购价格也是全市最高,该公司每年可拓展的市内外夏枯草销售订单超过3000吨,而区内夏枯草产量不足1200吨,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二)综合效益优。一是种植成本低。1亩的首次投入300元左右(次年及以后投入在200元左右):种子100元(首次以后,夏枯草种子可自产),种植时底肥1100120元(好田好地用不完1包),冬管除草剂115元,春季追肥2025元,4月左右杀虫剂110元,5月左右保籽(夏枯草穗)药剂110元。所有的成本,可先由黎生中药材公司垫付,在收售夏枯草时予以抵扣。二是增收效益明显。经调查,夏枯草亩产在8001200斤,1斤产夏枯草穗和夏枯草枝干的比例在0.30.55:0.70.45之间,价格分别是6/斤、0.4/斤(黎生中药材签订的最低保护价),每亩收益在1600-4200元之间,按照中等比例亩产1000斤和每斤0.4:0.6计算,每亩收益为2600元左右,除去投入成本200-300元左右,亩均纯收益在2300-2400元左右。同时,夏枯草全草(夏枯草穗和枝干不分剪)1.5/斤,按照中等亩产1000斤计算,亩均纯收入1300元左右。三是与主要粮食作物比,投入低,产出高。小麦亩产500斤、每斤1.25元,化肥、农药、种子等成本(下同)260,实际收益367元。稻谷亩产1000斤、每斤1.26元,成本390元,实际收益870元。油菜籽亩产360斤、每斤2.5元,成本260元,实际收益640元。玉米亩产600斤、每斤0.9元,成本180,实际收益320元。

)技术要求不高。夏枯草从栽种、管护、收割到交售等各个环节,相对种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不易发,对生产、管理等技术要求不高,最重要的管护是除草。

(四)可充分利用农村弱劳动力一方面,当前受城市务工潮影响,农村青壮年几乎都选择到城市就业,农村留下的仅是一些老弱病残等弱劳动力,尤其是贫困家庭大多是劳动力缺乏的家庭,发展夏枯草从种植到出售全过程都不需要强壮的劳动力,为弱劳动力家庭稳定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高温盛夏的闲暇时间。夏枯草一般在6月底前完成收割、晾晒,在7-9月盛夏的11时至下午4时,由于天气酷热一般不能在田地干农活,为分剪夏枯草穗和枝干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五)适宜种植的区域广。对土壤要求不高,区内几乎所有乡镇、村社都适合种植夏枯草,好田好地和田边地角、坡耕地、林下等都可种植夏枯草,最适宜海拔为450-800米,初步估算全区适宜种植面积2万亩左右

(六)可长期储存。夏枯草晾晒干后,由于自身抗病虫,可以几个月甚至1-2年长期储存,既有利于长期分剪提高产值,又可以适当抵御市场波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

(一)农户种植管理较粗放。一是农户把不准栽种时间。每年7月是夏枯草撒播和育苗(栽种育苗)的最佳时节,部分农户因忙于种植其他农作物,加之受传统种植观念影响,往往将种植夏枯草拖延至89月以后,有的甚至延后到1011月,错过了最佳种植时间,且生长期较短,造成了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其一,不利于幼苗抗寒过冬;其二,每年2-3月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春旱,因为长势还不好导致耐旱性不强。二是部分农户不愿分剪夏枯草。夏枯草亩产按照中等产出1000斤计算,全草出售仅1500元,分剪后(夏枯草穗和枝干按照中等0.4:0.6计算),出售价为2600元,相差近1100元,但分剪需要劳动力较多。三是部分农户不进行土地翻耕,土地板结,影响产值。除草不及时,导致夏枯草产量下降。四是农户把不准施肥尺度。部分农户片面认为施肥越多长得越好,加之不同土地肥力、厚薄均不同,往往施肥过多会导致夏枯草枝干粗壮,而夏枯草穗产量下降,减少了农户收入。

(二)劳动力投入较多夏枯草从种植到分剪整个过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经调查,种植1亩,需20个劳动力(1/天),其中栽种2个(撒播0.5个)、锄草5个、施肥施药1个、收割晾晒2个、分剪10个。但从实际走访调研来看,分剪属于柔性用工,时间不一定要在连续10个工作进行,用工可分散至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其余用工则必须相对集中。

(三)种植户存在个误区。一是对栽种、撒播认识不到位。种植夏枯草有栽种、撒播两种方式,撒播用工少,栽种用工较多,但栽种夏枯草穗产量比撒播高出30%-50%。目前,仅五房村一些农户采用种植,其余乡镇村社大多还是以撒播为主,同时撒播因稀苗、锄草等管护不便,容易出现烂枝干、黄苗、长势差等现象。二是对夏枯草适用土壤存在误区。一些群众凭经验判断,认为夏枯草适合在贫瘠土地生长,但从种植相对成熟的五房村来看,好田好地和水源较好的地方,大多产量更高、管护也更方便。

(四)企业面临三个具体问题。一是运输成本高。夏枯草种植分散在千家万户,晾晒干后10吨的货车仅能装载1吨,企业运输成本较高。二是仓储基地不够。黎生中药材目前仅在明觉、黄龙有仓储基地,为方便在全区收运、储存夏枯草,至少还需在全区布局3个以上仓储基地。三是囤货造成资金压力大。夏枯草每年的销售旺季在4-6月,企业要实现利益最大化,常态化囤积夏枯草梯次、错季销售最好,但企业支付给种植户的货款一般是按月、按季支付,造成企业资金压力大。

(五)种植中存在个技术难题。一是杂草问题难以根治。目前,除草剂只能杀死或消除水麦草等尖叶类(禾本科)杂草;对白艾蒿等杂草不能使用除草剂,因为消灭该类杂草的除草剂也会把夏枯草消灭二是收割期较短。夏枯草成熟后,收割期一般只有一周左右,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一周内未收割,夏枯草穗会掉落,导致产量锐减;其二,若遇阴雨天气,不利于晾晒,夏枯草容易发霉、腐烂。三是春旱对夏枯草产量影响大。每年的春旱,尤其是2-3月降水量低于30毫米的春旱,或者连续20日不降雨的春旱,会严重影响夏枯草的产量。

四、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示范带动。一是确立明觉等重点示范乡镇,做优示范,以点带面在全区大面积推开。二是推广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经营。以家庭为单元,适度发展2-5亩,一般农户1-2弱劳动力可有效进行栽种、管护、收割、分剪,既不需花钱请人务工,家庭成员即可完成,又可全部进行分剪增加产值。

(二)优化种植方式。一是采取栽种为主,撒播为辅的种植方式。引导农户按照标准行距(30cmX30cm)进行栽种,对于一般家庭户且种植5亩以内的,要推广栽种模式;对于大户或者种植超过5亩的,建议按照5:5的模式进行栽种、撒播。二是准确把握夏枯草的时节。7月要完成撒播和育苗,9月要完成栽种,确保生期充裕。冬管除草,春防治虫、除草,初夏保穗等要及时到位。同时,要根据土地的优劣确定施肥的多少,不能超量使用化肥。三是积极推行套种、轮种。其一,推行果草等套种。利用经果林周边闲置土地,可适量种植夏枯草。其二,推行粮经套种、轮种。推行夏枯草与玉米的套种,夏枯草栽种时,为玉米预留下种植空间,4-5月种植玉米时,正值夏枯草即将成熟,夏枯草在6月底前收割完,不会影响玉米生长。推行夏枯草与黄豆、小豆轮种,夏枯草收割后可直接在地里种植晚黄豆、小豆,黄豆、小豆收割后,又正值夏枯草栽种期。

(三)推行订单化生产。一是采取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订单生产、保底价收购,有效降低农户受干旱、阴雨、病虫害等带来的种植风险,增强农户应对市场波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二是积极推进初、深加工。支持企业开展夏枯草粉、夏枯草膏、夏枯草膳食等初、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四)推进品牌化发展。积极打造全省夏枯草之乡,鼓励企业开展区域性夏枯草有机产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创建,注册国家或全省著名商标,创建具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的区域品牌,积极打造全省夏枯草之乡。

(五)推进体系化保障。构建技术保障体系。聚力攻克夏枯草除草难题,区林业园林、农业会同经信等部门,积极与科研机构对接,成立2-3人的专班技术队伍,争取攻克除草不彻底难题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把夏枯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市场化的生产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机制。强化政策扶持。在企业运输、仓储基地建设方面给予一定政策扶持,区内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积极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四是完善防旱抗旱体系。结合全区水利设施建设、布局,在夏枯草产业主要乡镇,规划建设蓄水池、微水池等配套设施,防止因干旱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