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关闭
你还可以输入40
广元市昭化区文村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稻水象甲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7-10 20:01:00 来源:广元市昭化区文村乡人民政府

广元市昭化区文村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稻水象甲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民委员会、乡级相关部门:

为扎实开展稻水象甲防控工作,结合本乡实际,特印发此方案,请遵照执行。


广元市昭化区文村乡人民政府

2018年6月15日


文村乡稻水象甲防控实施方案


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也是国家规定的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是水稻生产的一大潜在威胁,如防控不力,将对水稻主产区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近期,在我乡临近乡镇已有发生。为及时指导各村更好地做好疫情专项调查及防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稻水象甲主要危害水稻,也喜食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成虫和幼虫均能危害水稻,其成虫啃食稻叶,幼虫蛀食稻根,一般造成水稻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稻水象甲发生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繁殖能力强。孤雌生殖不需要交配即可繁殖后代,平均每头成虫可产卵60-100粒;二是适应环境能力强。成虫在零下15℃仍能越冬;三是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此虫能爬、善飞、趋光性强,会游泳,能随气流、交通工具扩散传播。

工作开展措施:

一、田间调查方法。进入水稻秧田及大田,仔细观察水稻或田边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叶片上是否有稻水象甲危害症状。该虫成虫多在叶尖、叶缘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下表皮,形成纵向白色细(约宽0.4~0.8mm)短(长0.5~3cm)、两侧平行、两端钝圆的条斑。如发现危害取食斑痕迹,应认真调查该田块。调查的最佳时间为每天上午7-9时或下午5-7时。一旦发现疫情,认真做好详细记录,记载发现时间、发生具体地点、危害寄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虫口密度等信息,并以发现疫情的田块为中心,详查周围30公里以内的水稻秧田及移栽大田。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田”。

二、鉴别方法。 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稻水象甲为孤雌生殖型。该虫的鉴别特征主要为:1.体长2.6~3.8mm(不包括管状喙),宽1.15~1.75mm。表皮黄褐色(新羽化时)、褐色至黑褐色,密被灰色、互相连接、排列整齐的圆形鳞片,但前胸背板中区的前缘至后缘及两鞘翅合缝处的两侧自基部至端部1/3处的鳞片黑色,分别组成明显的广口瓶状和椭圆形底部尖突(合缝处)的黑色大斑。2.触角红褐色,柄节棒形,有小刚毛;索节6节,第一节膨大呈球形,第二节长大于宽,第三至六节宽大于长;触角棒3节组成,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2倍,第一节光滑无毛,其长度约为第二、三节之和的2倍,第二、三节上密被细茸毛。3.前胸背板宽略大于长,前端明显细缢, 两侧近直形;4.鞘翅肩突明显。

三、防控方法。坚持采取“综合治理,分片围歼、联防连治、严控扩散”的防控方针,防治方法以化学防治方法为主,严格贯彻 “狠治越冬代成虫,普治第一代幼虫,兼治第一代成虫”的策略,以村为单位统一进行联防连治,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购药、统一时间、统一防治。积极压低虫口基数和发生危害程度。对稻水象甲发生区防治范围包括秧田、水稻田及周边埂道、坡地、沟渠等,施要要周到、全面,不留死角。

(一)秧田期防治。1.亩用70%吡虫啉10-15克,或10%阿维菌素悬浮剂30ml,兑水30公斤对秧苗均匀喷雾,同时喷施田边杂草。2.水稻移栽前3-5天,1亩秧田用20%氯虫苯甲酰胺50 ml,兑水50㎏均匀喷雾。3.秧田适量排水留浅水层,亩用48%毒死蜱60ml稀释800倍液均匀喷雾。4.亩用24%氰氟虫腙45-60ml稀释500倍液均匀喷雾。5.移栽前浸秧根。将秧捆在 150mg/ kg吡虫啉药液中浸根 1小时 后移栽,可有效地抑制稻水象甲在本田的产卵 , 达到控制幼虫的目的。

(二)大田期防治。1.在水稻移栽一周后,亩用辛硫磷颗粒剂2-3㎏,与一定量的干细砂土拌匀,均匀撒施于水田中,撒毒土前保水层4cm,处理后一周不排水灌水。2.在水稻分蘖盛期和水稻破口期,分别亩用10%阿维菌素悬浮剂30ml,或20%氯虫苯甲酰胺10 ml,或亩用24%氰氟虫腙45ml,或福戈40%水分散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20%噻虫嗪)8-10克,兑水40㎏,均匀喷雾。药剂交替使用,可兼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鳞翅目害虫。

四、等培训形式。进村入户,使广大干部群众掌握稻水象甲的识别特征和各种防控措施,及早发现、及早防控。

五、疫情监测。(一)设立监测点。为了达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阻截、早扑灭”的防控效果,在各村设立虫害监测点,各村对靠近公路、货物集散地、加油站等重点设施附近的稻田进行重点监测。(二)加强系统监测。根据四川省地方标准《稻水象甲监测与鉴定技术规程》的要求,以秧苗期调查为重点开始进行系统监测。4—7月在秧母田、本田及其周边杂草上,采用灯光诱集、扫网、4等方式捕捉成虫。要定时、定期做好田间系统监测、记录。(三)开展疫情普查。根据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普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月中旬—5月中旬,以秧母田及附近越冬场所为重点;第二阶段为5月下旬—6月上旬,以本田为主,普查的最有利时机是插秧前一周至插秧后一周。普查方法与监测方法相同。(四)及时报告疫情。在监测中各村一旦发现可疑疫情或接到疑似疫情报告后,必须按照农业部《农业植物检疫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进行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漏报疫情,更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六、防控措施。一旦发现稻水象甲疫情,应立即实行封锁控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一)疫情封锁处理 。1.根据稻水象甲的发生传播特点,确定需封锁管制的重点植物、植物产品及应检物品,并将检疫管制要求告知相关生产、经营、运输单位(或个人)。2.根据稻水象甲的传播情况、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以及疫情普查结果等,确定疫情发生急需封锁控制的范围。3.按照《植物检疫条例》规定,根据疫情发生范围和程度,植物检疫机构可派人参加道路联合检查站或木材检查站开展检疫工作;或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在重要交通枢纽及关隘要塞等处,设立植物检疫临时检查站,严禁相关植物、植物产品及可携带疫情的物品外运。4.随货物从发生区调入的草纸铺垫物、稻草等,或从发生区调入的秧苗、稻桩等,要集中进行销毁。5.本辖区内疫情发生范围较小(1亩以内)的,可采取果断措施,将秧苗烧毁,土壤施药,铲除后再跟踪监测,确保除害彻底。

(二)疫情防控措施。1.农业防治。春季育秧前,清除田边、沟渠边的杂草;发生区稻田水“只灌不排、遇水防溢”;收割水稻时,将稻草焚烧,半月内灭茬翻耕,炕干土块。2.物理防治。采取灯光诱杀成虫方式,如频振式杀虫灯、日光灯、白炽灯等。3.化学防治。(1)种子处理:用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拌种。将1公斤催芽露白的稻种沥干水份后,放在塑料袋内然后加入干粉剂25克—30克,将口袋扎紧后上、下、左、右摇动5分钟左右至种子处理剂完全覆盖种子表面为止,在晾干30分钟后即可播种。若处理未浸湿的种子,则先将种子洒水使其充分湿润后,再行拌种。(2)浸秧处理: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5克,兑水50公斤,将秧捆浸泡在药液中30分钟后移栽。(3)防除杂草:3月中下旬化学防除田边、田埂和距稻田50米左右的杂草,切断桥梁食物源,灭杀越冬代成虫,减少虫口基数。可用20%草甘膦水剂15毫升+48%毒死蜱乳油8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4)秧田防治:秧田(包括旱育秧)揭膜后2—3天喷药一次,移栽前3天再喷药一次(或移栽时浸秧,带药移栽),有效防治秧田期越冬代成虫,减轻本田为害。可每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或48%毒死蜱浮油80毫升或3%好年冬种子处理干粉剂10克兑水40公斤喷雾。 (5)本田防治:5月中旬秧苗返青后,防治迁入本田的越冬代稻水象甲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上旬防治幼虫(用药剂拌毒土撒施),6月下旬防治一代成虫。

七、督导检查。在稻水象甲阻截监测防控工作中,由分管领导和农业站工作人员组成督导组,不定期督促检查各乡村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对阻截防控工作宣传培训不到位、措施不落实和谎报、漏报、瞒报疫情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通报批评,并严格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