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区柏林沟镇按照“四方联动、三扶统一分”的思路推进镇级示范园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后扶项目实施,努力使移民群众聚在产业链、富在产业链。
规划引领聚共识。围绕“美丽湿地、幸福柏林”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切实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针对我镇农业无主导产业、传统种植习惯根深蒂固的实际,专题召开柏林沟产业发展问需问计座谈会,多方征求老百姓意愿,多次召开党委会统一思想,出台了《柏林沟镇农产业后扶规划》,确定了以持续巩固提升猕猴桃种植扩面、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渔业、稳步发展肉羊肉牛等特色养殖业的思路,规划3年发展猕猴桃1800亩、生态渔业200亩、绿色蔬菜500亩。同时,重点突出产业扶贫措施,力求村村建设产业园、户户发展骨干项目,推行千亩园带百亩园、种植园套养殖园、产业示范园联农户标准园“三园同建”模式,推进一、三产业深度融合。
四方联动激活力。面对猕猴桃示范园建设投入大、技术要求高、群众信心不足的实际,我镇将村集体、专合组织、能人大户、贫困户四方力量有效联合,构建了四级联动产业扶贫机制。一是村集体主导。按照产村互促共融的理念,将产业园与新村聚居点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移民避险解困资金170万元,村集体投入集体经济发展资金30万元、打捆财政产业扶贫资金100万元、有效突破了资金瓶颈。二是专合组织带动。以国良种植专合社为龙头,充分发挥其在猕猴桃种植技术上的优势,选优品种,在产供销等各个环节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为集体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保障。三是能人大户引领。通过内选、回请等措施,将魏刚等 20名道德品行好、资金雄厚、有种植经验的大户吸纳进来,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使能人真正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引领者。通过农民夜校、现场培训会等方式不断加强农民实用技能培训,更新发展理念,为集体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四是移民户全面参与。广泛发动并充分尊重群众的自主选择权,先后吸纳个户200余户投入资金600万元,群众自主意识得到增强,投工投劳积极性不断激发。
三统一分创机制。探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销售、分户管理”利益链接机制,有效解决管理难、销售难等问题,初步形成连成一线、打造成片的格局。一是坚持集散成片统一规划。坚持“产业特色化、发展园区化、产村融合化”,结合国土整理项目,连片规划整理1000余亩零散土地,借力安居脱贫政策拆迁规划区内6户、2000平米土坯房等附着物。二是坚持技术标准统一建设。坚持科学种植、专业种植、标准种植,由专合社、种植大户示范引领,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把关技术细节,并坚持在设施建设、苗木移栽、人员使用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统一调度、统筹安排、统一标准,确保了园区建设的科技化、标准化。三是坚持契约制度统一销售。园区坚持用市场化理念的契约化管理模式,在园区建设初期就与专合社、龙头企业等签定了营销合作协议,实行订单式农业产业发展。昭化区国良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负责猕猴桃种植技术指导,同时负责园区产品的销售,与参与农户签订包销合约,让参与农户享受保底收购政策,坚定了投资各方信心。四是坚持分户管理确保收益。精准量化资本投入,确保公司、专合社、大户、移民户四方责任主体利益共赢。将园区猕猴桃按照四方投入的资本、土地,按80株/亩的标准统一划分给村集体、公司、大户、移民户,保障了投入各方的利益。
实干绣出幸福花。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压实靠实镇、村党员干部责任,充分挖掘各方面潜力,动员一切力量参与攻坚,将脱贫幸福之花绣在田间地头。一是充分发挥干群主体作用。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注重教育引导,有效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组织村社干部和群众代表集体外出参观学习3次,坚定发展信心,统一思想认识。二是有效整合项目资源。协调区国土资源、水务、农业等部门大力支持,对土地整理、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把性质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共集中资金500余万元打捆投向后扶产业。三是保障农民收益。通过构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创新“三统一分”利益链接机制,引导群众带资金、带土地入股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园区农民“离土不离乡”,土地分红和务工收入双“红利”,园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镇平均水平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