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元市昭化区2019年上半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在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长 李良枝
(2019年8月29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报告我区2019年上半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1—6月全区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1—6月,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003万元,占预算的50.8%,同比增加72万元,增长4.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587万元,占预算16218万元的46.8%,同比减少706万元,下降8.5%,其主要原因是全面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非税收入完成4416万元,占预算7398万元的59.7%,增加778万元,增长21.4%,税占比为63.2%。分部门看:税务部门完成8511万元,同比减少510万元,下降5.7%;财政部门完成3492万元,同比增加582万元,增长20%。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3454万元,占变动预算179417万元的91.1%,同比增加17634万元,增长12.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八项支出”完成132298万元,同比增加17147万元,增长14.9%,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二)基金预算收支情况。1—6月,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0376万元,占预算的71%,同比增加6299万元,增长1.5倍;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3455万元,占变动预算43839万元的76.3%,同比增加27807万元,增长4.9倍,其主要原因是棚改、西部家居产业城等专项债券支付大幅增加。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1—6月,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381万元,占预算的52.2%,同比增加261万元,增长2.2倍。全区国有资本预算支出完成401万元,占变动预算的54.9%,比上年减少244万元,下降37.8%,主要原因是专款减少。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1—6月,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600万元,占预算的50.4%,同比减少1157万元,下降24.3%,其主要原因是社保上级专款同比减少。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567万元,占变动预算的48.5%,同比增加540万元,增长26.6%,其主要原因是基础养老金待遇提标。
二、上半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财力规模逐步提升。一是强化收入管理。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增收潜力,强化收入征管和目标管理,着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收预测预警分析和税源监控,抓大不放小,努力提升征管质效。上半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双过半”,收入进度位居全市第三,增幅位居全市第五。二是狠抓资金争取。明确责任,分解下达部门争取资金任务,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建立项目库,安排资金争取工作经费573万元。准确把握上级资金投向,主动与省市对接汇报,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支持,千方百计促成项目落地、资金到位。上半年共到位中央、省、市财政资金19.3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5%,同比增加4.7亿元,增长32.1 %,有力支持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全面清理盘活存量资金。清理2018年及以前年度部门预算和财政专户存量资金14.4亿元,其中已呈报区政府收回2.19亿元,首次突破2亿元,统筹用于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二)财政“三保”保障到位。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三保”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预算安排中的优先顺序,将“三保”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民生工程来抓。一是调整支出结构,保工资。足额编制工资预算,建立工资专户,专项保障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津补贴、“五险一金”等人员支出,并及时兑现了2018年目标奖。二是严格预算管理,保运转。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节约,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分类建立了日常公用经费标准体系和“上四下六”的公用经费库款保障机制,每月15日审批部门运转经费,全面落实了部门乡镇公用经费、村社办公经费保障。三是强化资金整合,保民生。认真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加大脱贫巩固提升、社会保障等民生投入,全面落实了省、市、区安排的30件民生实事的资金保障。上半年,全区民生支出达10.8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5 %以上。
(三)财政助推经济发展。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各项减税措施落实落地,上年累计减免企业税收4906万元,降低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510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有效的增强了市场活力和企业发展动力。二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调整财政资金向“三农”倾斜,全区“三农”投入资金6.41亿元,增长16 %。强化涉农资金整合,按照“应整尽整”原则和“蓄水统配”模式,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4亿元,用于交通、水利、产业发展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区剩余村户脱贫退出及已脱贫村户巩固提升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安排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3300万元,大力支持贫困户、贫困村发展产业、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水平。投入园区建设资金5636万元,加快滨湖农业园区、临港农业园区建设,助推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幸福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强化重点项目保障。围绕省、市、区重点项目,安排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00万元,部门项目工作经费367万元,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投入资金1.4亿元加大省重点项目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建设。成功转贷发行自求平衡专项债券2.4亿元,加快推进三元丝厂、城中村、焦化片区等棚户区改造,促进广元东部新城上档升级。安排资金1亿元,大力实施大寨水库、鸭浮天雄堤防等项目建设,努力推进三江新区发展。
(四)财政改革深入推进。一是全面启动市县财政改革两年攻坚战。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实行改革销号管理制度,目前已完成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等62项目改革事项,销号完成率85%,位居全市第一。二是深化绩效预算改革。强化绩效目标管理,首次将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纳入预算编制和上人代会,随同年初预算一并批复,实现资金安排与绩效目标考核同步。拟定《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专家管理办法(试行)》,为全区常态化开展绩效评价奠定了基础。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逗硬奖惩,对2018年已开展绩效评价的50个部门和50个项目进行考评,其中评价结果为优单位4个,中等次单位17个,差等次1个,奖励日常公用经费30608元,惩罚扣减日常公用经费148262元。三是积极推进财政金融互动改革。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兑现各金融机构财政奖补资金40 万元,引导金融机构投放贷款3945万元,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完善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兑现小额担保贷款贴息129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00万元,带动就业632人。大力推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承保特色品种13个,保费965万元,理赔967万元,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撑起“保护伞”。加快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改革(PPP),已推进项目2个,储备项目2个,促进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我区实体经济发展。四是深化惠民资金“一卡通”发放改革。将全区惠民补贴资金统一归集到受益人的社保卡发放,免费为农户开通资金到账的短信提示,做到了发放告知同步。创新惠民补贴资金微信查询模块和网上“一键投诉直达”,实现了惠民财政补贴资金“掌心明白、指尖监督”。
(五)财政管理不断加强。一是突出财政监督检查。开展滥发工资奖金津补贴和“三公”经费管理检查,向区纪监委移交线索2件,追缴收回财政资金8.61万元。专项核查脱贫攻坚“四项基金”使用情况,对涉及收回216.8万元扶贫资金,已下达处理决定19份,督促整改销号。二是狠抓财政评审和政府采购。上半年,全区政府采购2172万元,节约资金263万元,资金节率11%;“四公开”推进“阳光财评”,共财评项目46个48745万元,审减5020万元,审减率9%,进一步节减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强化债务风险管控。严格实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在限额内融资举债,杜绝单位违法违规新增隐性债务。全面清理财政借垫款,制定收回化解方案,落实财政借款收回“三年行动”,严控新增财政借款。四是加强资产管理。对部门资产加强动态监管,严格部门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配置审核制,上半年共核实5个单位资产38万元,核减率19%。聘请第三方汇总上报了全区170个单位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18个单位的政府资产和全区资产三期信息系统管理数据治理工作,为全区资产清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组织财政(财会)干部培训班4期培训300余人次,专题开展了2批次为期2周的单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培训,安排机关财政干部分3批次参加以绩效管理为重点的综合学习培训,继续实施学历提升和职称考取计划,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综合能力。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第二批优秀实习生到昭化区实习,为昭化财政注入活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上半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骨干财源缺乏,受大规模减税降费宏观政策影响,财政持续增收压力进一步增大。二是刚性支出增长强劲,保人员、保运转、保民生支出压力巨大,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财政平衡难度大。三是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逐年增大,财政资金调度困难,财政稳健运行的矛盾日渐突出。四是部分项目尤其是扶贫项目实施较慢,资金拨付进度滞后,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不够,财政绩效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半年财政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和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精神,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财政收入,持续强化保障能力。一是加强财源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动。创新招商模式,注重总部经济招引和企业税收贡献,真正把高附加值、高税收的产业项目引进落户昭化。二是强化收入征管。深入研究税收政策,积极向上沟通协调,完善农商行、国网昭化供电分公司、大唐川北电力公司税收体制。加强单位协税护税,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组织部门清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税收,实行以票管税,税款同行,确保建设项目税收及时入库。切实做好政府罚没、景区门票等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三是强化国有资产资源转化增收。狠抓土地性收入,加快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推进,对已报征回我区的土地指标尽快实现指标流转变现。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转让,对区内闲置国有资产门面、保障性住房,囤积砂石拍卖,努力拓展增收渠道。四是强化资金争取。对今年已筛选上报的项目,及时跟踪,勤于汇报,确保项目全部到位。同时,及时掌握中央、省、市资金投向政策,积极谋划明年项目资金,尤其是提前谋划2020年一般和专项债券项目库储备及申报工作。
(二)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一是严格控制支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严格落实中办、国办一般性支出压减幅度力争达到10%以上最新要求,大力压缩办公费、印刷费、“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削减行政运行成本。严控预算追加,增强预算刚性,除应急救灾等支出外不再审批支出。二是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在预算安排和库款拨付等方面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严格管理工资和扶贫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实行财政资金大统筹,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建立代管资金专户,归集全区部门实体账户财政性资金,确保财政库款调度正常运行。三是全力保障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顺利进行。按照区委深化党和政府机构改革部署,分类做好机构改革涉改部门2019年预算调整,依法依规办理资产、债务等划转事宜,同时及时拨付新组建部门开办及筹建经费,确保部门正常运转和履职需要,保障改革顺利实施,工作平稳衔接。
(三)进一步加强债务管理,守牢财政风险“底线”。一是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做大做强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提高专项债券还本付息能力,降低专项债务风险。严格实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在限额内融资举债,杜绝部门和乡镇随意新增债务,将使用债券资金项目纳入全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范围,逗硬奖惩,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积极消化存量隐性债务。统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壮大可偿债财力规模,加大还本付息力度,按时完成化解2019年隐性债务任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三是防范财政库款和资金调度风险。加强财政借垫款清理、收回力度,严控新增财政借款,落实财政借款收回“三年行动”,强化库款调度和分析,杜绝挤占扶贫、民生等专项资金,防止出现资金支付风险。
(四)进一步推进财税改革,持续构建现代财政体制。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硬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编制和执行,坚持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进一步加大存量资金盘活、清理、整合力度,建立健全财政结转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的机制。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建立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园区建设为平台筹集专项资金整合机制。二是全面推进绩效预算管理。加强事前绩效控制,对新增预算项目、新增金额较大的部门预算项目,实行可行性论证,防止源头低效。深入开展支出绩效评价,加快建立绩效评价专家库,以“常态化评价”为切入点力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与预算和日常公用经费挂钩,逗硬奖惩。三是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试点工作,强化业内涉农资金整合、业间涉农资金统筹,改革完善涉农资金管理体制机制。四是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转变财政支持方式,深入推进“五补五改”、财政金融互动等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五)进一步加强从严治党,提高依法理财水平。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根本原则,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突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二是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和制度防线。三是强化作风纪律建设。持续开展“作风纪律深化年活动”九大整治,做好“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工作,促使村级财务规范和公开,综合开展扶贫资金专项检查,进一步推进廉洁财政体系建设,确保财政干部和财政资金“双安全”。四是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广泛开展法律宣传等活动,完善内控制度,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依法依规行权用权。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方式,常态化开展日常监管、专项和综合检查,进一步强化资金监管。五是强化干部培训教育。加大全区财政干部财政业务和政策培训力度,提高财政干部依法理财水平,培训锻炼一支务实、精干、廉洁、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