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关闭
你还可以输入40
【法治扶贫惠民生】昭化区深入推进法治扶贫工作
发布时间:2019-10-21 07:54:51 来源:广元市昭化区司法局

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法治建设的系列重要部署,把法治建设作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以实施三大主题、三项行动、三类机制等系列举措持续推进法治扶贫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为全区实现脱贫奔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突出“三大主题”     法治扶贫持续开展

突出“感恩奋进”主题,开展法治主题教育。组织1000余名“守法带头人”“守法好村民”在63个贫困村开展村贤达人讲村风、最美儿媳讲孝善、群众代表讲感恩等主题教育活动200余场次,在“好公婆”“好媳妇”“脱贫致富能手”等活动中选树各类先进典型共计670余人,引导贫困户树立感恩意识,激发困难群众自主奋进精神动力。突出“法治乡村”主题,开展基层问题专项治理。开展“不赡养老人”专项依法治理,全面排查赡养纠纷、不赡养老人乱象情况220余次,排查出不赡养老人案例11件,通过人民调解成功化解7件,开庭审判2件,司法调解2件。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专项修订,组织村(居)法律顾问依据法律法规、民俗习惯,在贫困村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合法性体检97次,提供法律建议31条,收集社情民意168条。突出“依法治理”主题,营造基层法治文化氛围。强化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以宪法精神为核心,构建基层法治文化体系。在昭化区29个乡镇(街道)推进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法治图书室建设,开展“法治文化”主题教育活动200余场次。开展红白事大操大办专项治理,在210个行政村建立233个红白理事会,以村民自治的形式推进白事简办、红事新办。

                  深化“三项行动”   法治扶贫务实推进

深化“司法护航”行动。在63个贫困村继续深入开展巡回审判,通过邀请群众旁听、法官判后寄语、以案说法等方式,审结了一批涉及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劳务纠纷、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和追索劳动报酬案件,旁听群众2万余人。推行无讼村(社区)试点,在元坝镇、张家乡、朝阳乡等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村(社区)打造无讼试点,培养村级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三支主要力量,践行“枫桥经验”,确保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抓关键少数,整合120多名纪检干部,分6个片区不定期深入乡镇、贫困村开展蹲点调研督导。在全区231个村(社区)全面推行“说事服务站”,由纪检部门定期“坐诊”和上门“问诊”,听取群众意见。印制“廉心卡”8850张,公布精准监督员电话,及时收集精准贫困户评定、扶贫项目实施、扶贫资金使用等方面的问题线索。深化“广播影视+法治”工程。结合脱贫攻坚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在全区安装广播发射装置,架设高音喇叭2500余只,组织广播员、法律明白人、村社干部深入贫困村开展法治宣讲,将法治声音传递到家家户户。投入农村公益电影专项资金30多万元,在贫困村建立流动电影放映队,固定电影放映点,确保“一村一月一场法治公益电影”。

                  建立“三类机制”   推进基层治理规范化

建立“服务型”自治机制。延伸“一核多元、合作共治”基层治理体系,以村民委员会为核心,联合贫困村委委员、党员、群众代表、乡贤等“多元化”优秀人才共同为法治乡村建设谏言献策。建立“智慧型”法治机制。推进贫困村“雪亮工程”与网格化、群防群治、“智慧昭化”、社会力量四类资源的深度整合。截至目前,雪亮工程完成项目建设投资1650万元(总投资1720万元),贫困村覆盖率达100%。实现实时和历史视频推送、综合指挥、应急调度、GIS地图应用、人员与MAC地址管理等平台应用功能。建立“传承型”德治机制。坚持乡贤文化、红色文化、孝悌文化、道德文化融合发展理念,以道德积分超市为载体,在贫困村推广道德积分和文明示范评选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将爱护环境、热心公益、遵纪守法等内容作为积分标准,凭积分兑换实物,评选“五星两助”道德模范100多人,累计发放奖励物资6万余元。(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