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的总体思路,坚持把“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作为着力点,1—6月,全区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恢复情况良好,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呈现持续回升的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1.89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9亿元,增长3%,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二;第二产业增加值13.3亿元,增长4.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10.2亿元,增长1.5%,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一。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53%、67.25%和13.2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4个、2.2个和0.43个百分点。
(一)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区工业总产值58.7亿元,同比增长9.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91 %,拉动GDP增长1.99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市2.1、0.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四(含市经开区)。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2%,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长1.3个百分点,轻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77%;重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1.4%,较上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3%。从行业类别看,全区共涉及15个行业分类,12个行业保持正增长,3个行业增速为负增长,增长面为80%。分产品看,全区监测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总体为上升趋势,2020年全区共有14种产品,11种产品产量的增速保持正增长,增长面为78.57%。
(二)固定资产投资形势较好。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3.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二(含市经开区)。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2.2%,民间投资增长46.2%,建安投资(不含农户)增长36.7%,房地产投资增长-11.7%,农户投资完成1.2亿元。
(三)消费品市场降幅进一步收窄。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83亿元,同比下降6.6%,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6.1个百分点,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二。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含个体)消费品零售额4.48亿元,同比下降6.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1.8个百分点。按经营地分,全区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8.4亿元,同比下降6.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5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4亿元,同比下降6.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9个百分点,城乡市场销售逐步好转。从消费种类看,吃、穿、用、住、行五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0.1%、-27.4%、-13.3%、-4.4%和-4.1%。虽然全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值增速居全市第二,但6月当月我区是全市唯一呈负增长的县区。
(四)财政收支缓慢增长。上半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589万元,占区下目标任务的52.7%,同比增加586万元,增长4.9%,增速较一季度回落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三。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705万元,同比减少1882万元,下降24.8%;非税收入完成6884万元,同比增加2468万元,增长55.9%,税占比为45.3%。
(五)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上半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6.43元,同比增加781.52元,增长5%,增速较一季度加快3.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89.34元,同比增加454.36元,增长8.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进一步缩小。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其对居民收入的影响逐渐降低,居民增收预期形势相对较好。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区经济运行基本面总体向好,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但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压力较大。一是同期基数较大,新增长点拉动不足。上半年我区新进规企业4家(锦衣绣、佳瑞叮氏、长来建材、绿岛农业),数量上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6.7%,但从产值上看,1-6月,上述4家企业的总产值仅为1.4亿元,对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速拉动仅2.4个百分点;佳普建材、飞达模具、盈鑫能源3家退库企业同期基数合计高达3.5亿元,新增长点拉动不足,存在2.1亿元产值差口,3家退库企业1-9月基数为5.3亿元,全年为6.5亿元,新增量无法填补基数差口的形势将进一步加剧。二是单个企业平均产值过大,被关注度高。目前,我区在库工业企业48家,计划实现年产值128亿元,据此测算,我区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年产值约为2.7亿元,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致性不高,被省、市重点关注。三是工业产业结构不均。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没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新兴产业支撑,企业增加值率偏低,导致全区工业产值高但增加值增速提高缓慢。
(二)消费市场提振动能不足。一是受基数影响,增长受限。去年同期,受国六排放标准切换影响,各地车企开始大规模的降价促销以清空库存车辆,汽车类商品零售增长明显,同期基数垫高。而今年受疫情影响,加之此阶段为汽车销售淡季,二季度限上汽车类累计零售额同比下降4.1%,增幅较一季度回落8.1个百分点。二是结构单一,突破性增长难。从我区商贸企业结构来看,行业发展严重不均衡,批、零、住、餐四大行业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3.2%、71.5%、0.8%、14.5%。零售业“一业独大”,而限上汽车类占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1%。二季度,各商业业态逐步恢复正常,其他县区商贸结构多元化,增长空间大幅提升。我区住餐行业虽同样得以恢复,但因体量小、占比小,对整个商贸拉动显得尤为乏力。后期,我区结构不优的现状将成为最大短板,制约商贸经济持续增长。三是上限入统较差,企业规模偏小。上半年,我区无一家商贸企业上限入统;在库 24家限上商贸企业中销售额上千万的企业只有10家(其中汽车9家)。捷凯汽车产业园、众泰汽车虽已建成,但由于品牌竞争力不强,销售情况不尽人意。
(三)项目投资后劲乏力。一是新入库项目少,项目库存量不足。1-6月全区新入库项目共计40个,计划总投资18.8 亿元,新入库项目个数上较同期增加5个,但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37.45%;截止6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库存可报数项目67个,在库剩余投资46.03亿元,库存量严重不足,投资后续支撑弱。二是项目开工不足,建设进度滞后。今年上半年计划新开工项目75个,截至目前仅开工62个,开工率82.7%;受疫情影响,项目进度总体滞后,已开工项目中,剔除按统计要求不能入库的11个项目外,仍有12个项目未达到入库条件。三是项目零散,缺乏大项目有力支撑。今年新开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仅3个,亿元项目个数及计划总投资处于全市末位,大项目支撑明显不足。四是个别单位对项目入库工作不重视。个别项目属于优质投资项目,开工早且形象进度良好,但项目申报单位没有认真谋划做实项目入库工作,尤其是业务人员报送入库资料敷衍了事、缺乏主动性,导致项目迟迟未能入库形成支撑数据。
(四)“两个收入”增长缺乏有力保障。一是记账户收入大幅下降。我区大部分记账户收入以零售业为主,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绝大部分记账户收入减少,严重影响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二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各镇制定的“一对一”辅导记账制度形同虚设,领导班子成员联系记账户流于形式、未落到实处;辅调员自身业务学习不够,对记账户指导欠缺;有的辅调员吃不透相关统计制度、住户调查业务规范,规矩意识淡薄,个别辅调员甚至擅自修改数据。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虽然面临疫情余波影响、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不优以及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身短板因素,但我区经济社会逐步向好发展的总体趋势良好,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后期,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工业方面。一是千方百计谋划工业经济增长。下大力气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竭力促进中纺粮油、铁骑力士、同立商混、白龙酒业、大唐电站等发展潜力好、产值大、增加值率高的企业满负荷生产,激发在库企业内生动力,力争顺利实现全年产值目标任务;探索成立一批生产经营类别相同的联合式企业,壮大企业经济实力,延长单个企业产业链条,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二是不遗余力抓好企业进规培育。今年以来,我区按照梯次进规总体谋划,工业企业进规数量得以提升,但新进企业产值偏小的现状仍然存在。要确保全年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则9月底前,月均需新增产值800万左右,即实现2家年产值4000万元新企业进规入库。从目前企业摸排情况看,年初计划列表上企业还不具备入库条件,建议三季度重点准备浩翔农业(王家镇,王家贡米和菜籽油加工)、华友农业(太公镇,蔬菜加工)、云鹏机械(元坝镇,工程设备制造)3家企业推送进规。
(二)商贸方面。一是推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汽车市场是我区消费品市场最大拉动的形势短期内不会改变,要多措并举,不断挖掘和释放汽车消费潜力,稳定和扩大汽车市场;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服务意识,形成汽车产业链服务;探索农村汽车消费渠道,激发农村消费潜力。二是多渠道刺激消费市场。做好假日经济、周末经济两篇文章,充分发挥旅游对消费市场的带动作用。提升打造平乐如意花海、卡尔海洋馆、昭化“西市”等近郊旅游路线;充分利用昭化古城景区、柏林湖湿地公园等现有的特色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宣传力度。着力点亮“夜间经济”,充分利用前期对 “昭化江鲜”“昭化肥肠”特色餐饮的宣传推介热度。进一步推出适宜“夜间经济”的特色美食,把“江鲜”、“肥肠”与烧烤、夜啤等结合起来,不断增加“夜生活”消费长廊人气,进一步释放本地消费、增加外来消费。三是下大力气抓企业上限入统。坚持“数量优先、兼顾质量、化零为整”的总体思路,利用好各种资源优势,正确引导优质个体尽快实现“个转企”,帮助微小企业壮大发展,实现“小升规”,不断优化我区限上企业结构,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三)投资方面。一是加快项目推进。加快推进家居产业城、两路一隧、虎跳嘉陵江大桥、亭子湖环湖旅游公路等21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面完成42.6亿元的投资目标任务并足额入库统计;加快推动城区农贸市场改扩建项目、广元新好农业仔猪扩繁场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尽快入库。二是抓实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确保白果风电、筑美家居、红岩港粮食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在三季度顺利开工建设。抢抓成都·广元家居产业协同发展机遇,密切跟踪对接在谈和已签约项目,逗硬落实招商引资“四个一”工作机制,提升招商项目落地转化率。三是加大项目谋划整合力度。统筹谋划整合一批优质综合体项目,避免项目漏报的同时确保项目真实经得起核查,让财政实在投入及招引资金得以如实反应。
(四)收入方面。一是多措并举扩大财政增收渠道。加强财源建设,突出“招商引税”,招引一批制造业等创税效益好的企业,培育骨干纳税主体。对接落实新出台的阶段性、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第三产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强化收入征管。实行收入目标管理,逗硬执行《区税收共治六条措施》,强化收入征管激励约束机制。清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税收,常态化开展非税收入征缴检查,确保收入应收尽收;跟踪协调农商行、国网昭化供电分公司、大唐四川川北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等税收体制,争取应有税收分享比例;加快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加强土地招拍挂,做大土地收入;扩展财政收入渠道。努力实现国有资产、资源转化增值,加大河道砂石、广告费收入、特许经营权面向社会公开拍卖力度。二是全方位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全面落实好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持续稳定城乡居民本地就业和外出务工;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项目建设,引导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开发农村公益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对辅调员的指导力度、培训力度,提高其统计调查业务水平,夯实基础工作,各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主动参与收入调查工作,督促辅调员提升基础数据审核能力,切实提高记账户记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