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昭化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硬,全面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指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脱贫质量不断提升。
始终聚焦脱贫攻坚政治任务,全过程压紧压实责任。坚持“四不摘”要求,从严落实区委区政府主体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帮扶单位帮扶责任、镇村两级直接责任,针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及时调整优化全区脱贫攻坚领导和工作力量,精准落实“县级领导+攻坚梯队+帮扶责任人”三级联系制度,形成了新的“1+17+12+8”脱贫攻坚组织指挥体系。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组建脱贫攻坚精准监督小组,把精准监督“廉心卡”张贴到农户家门口。在所有村(社区)建立群众“说事服务站”,在全市率先实施“社保卡”直发,“一卡通”实现“一卡统”,专项治理工作得到省纪委充分肯定。
始终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多渠道促进增收致富。统筹推进特色水果、山地蔬菜、生态畜禽、优质稻渔米、道地中药材5大优势特色产业全链融合发展,坚持“四个结合”产业扶贫模式,支持户办产业和村特色产业园建设,基本实现了村村有特色支柱产业、户户有骨干增收项目,群众“造血”功能显著增强。深入推进浙江龙泉与昭化两地“干部互派、产业互通、人才互动、劳务互接”,“甜蜜富民”产业、稻渔综合种养等一批示范项目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深入实施技能提升、精准转移、创业引领、岗位开发“四大工程”,通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实现有培训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项就业技能;始终坚持把群众“住上好房子”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创新安居扶贫“建改保拆”模式和“四个一”建材供应保障机制,全域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创新健康扶贫“4334”工作法,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实现贫困患者区内住院和门诊慢病定点治疗自付费用在10%以内,贫困患者重大疾病区外住院个人支付费用显著降低,常住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100%。推行“互联网+医疗”模式,累计建成6个片区远程诊疗中心,171个村卫生室实现村级医保报账,“小病治疗在乡村、大病治疗到区上、保健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出台保生保学“十条措施”,认真落实“六长”责任制,全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100%。
始终聚焦农村面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更便捷。大力实施“美丽昭化·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美丽乡村、美丽路网、美丽庭院”“三美大比武”,累计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100余个。落实好“村组户分类—乡镇收集—区运输—市处理”的四级垃圾收运体系,农村垃圾处理率100%。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累计新(改)建户厕4.9万余户。全面开展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治理及养殖企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养殖场综合治理率达到90%,“四沼同步”农村能源扶贫模式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