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责任早落实。及时调整充实防汛指挥机构,制订防汛减灾规则,落实防汛减灾任务,加快修订集镇、医院、景区、水库等各类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并通过演练提高预案的操作性和适用性。落实好12个镇、126个行政村、24个社区、153个山洪危险区、2座中型水库、10座小一型水库、83座小二型水库、6677口山坪塘各类责任人,并分级分类加强培训。
二是隐患早查治。根据管辖范围和行业责任,落实专业人员对重点工程、重点河段、重点区域、险工险段、地灾隐患点、山洪危险区、人口聚居地、通讯电力线路、防汛抢险通道等各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同时对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进行全方位督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督促限期整改到位。
三是物资早储备。结合行业特点,清理、储备好防汛抢险物资,建立物资台账,落实存放地点、管理人员、联系方式、运输线路。区、镇、村、在建工程实施分级分类组建防汛抢险专家库、应急救援队伍、民兵抢险队伍、党员突击队等各类抢险队伍,抢险人员实行台账管理,明确队伍集结方式和抢险队伍联系人,并加强对抢险人员进行应急演练。
四是河道早清理。结合河湖长制工作体系,加强对区内16条河道管理,确保河道内无影响行洪的构筑物和建筑物,加强对河道采砂加工、渡口码头、渔船捕捞、休闲垂钓等行为管理,消除河道隐患,确保河道行洪畅通。
五是平台早建立。各镇、有关部门根据实际,建好手机、微信、QQ、广播等方便快捷的防汛信息发布平台,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防汛信息畅通。气象、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大防汛应急会商力度,按照职能职责及时、快速、准确地将气象、雨情、水情、地质灾害等预报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的群众和相关部门,筑牢防汛抢险第一道防线。
六是用水早计划。各镇、农业、水利等部门,提前制订好用水规划,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抓住有利时机蓄水保苗,适时栽种,做到防汛减灾和抗旱增收“两手抓,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