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昭化区2021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3月26日
在广元市昭化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区长 龙兆学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十三五”发展主要成就和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决战决胜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取得决定性成就的五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主动适应新常态,沉着应对风险挑战,付出超常艰辛努力,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昭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坚持做大总量、扩大增量,昭化成为繁荣兴旺的“发展高地”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逐年攀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亿元大关、是“十二五”末的1.7倍,年均增长10.9%、快于全市0.2个百分点,人均GDP跃居全省中游、全市前列,实现了“一年一突破、五年大跨越”。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26.1:47.3:26.6优化调整为27.1:39.5:33.4,迈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7.66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6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52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全区纳税超百万元企业达到40家,较“十二五”末净增22家,经济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4万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42万元,是“十二五”末的1.6倍,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9%,增速连续六年领跑全市,昭化城区至广元快速通道、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园区铁路专用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气象、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我们坚持精准发力、全域攻坚,昭化成为脱贫攻坚的“先锋阵地”
一举摘掉贫困县区帽子。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区24万干部群众汇聚起持续攻坚的强大合力,下足绣花之功、用好精准之策,历经8年艰苦卓绝的奋战,全区63个贫困村、8834户29792人全部脱贫退出,“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乡三有”“村五有”稳定达标,历史性消除了区域绝对贫困,向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昭化区获得全省脱贫摘帽县区考核“好”等次。
创造了一批“昭化经验”。脱贫攻坚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先行先试。大力实施安居扶贫,全域推进“建新拆旧”,所有贫困群众住上了安全新居,全区“不留一户烂土坯房”的目标基本实现,昭化区农村危房改造作为全省唯一县区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创新推行“4334”健康扶贫模式(1),全区所有贫困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历时两届创造的健康扶贫经验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荣获全国健康扶贫工作突出贡献县区称号。创新实行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四步法”(2),集中财力办成了一批精准扶贫的大事要事。产业扶贫“四个结合”(3)、就业扶贫“353” (4)、水利扶贫“三大机制”(5)、精神扶贫“四个机制”(6)等一批昭化经验、昭化模式成为全国全省样板,展示了“昭化智慧”“昭化成就”,让我们向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致敬,让我们为自强不息的昭化人民点赞。
贫困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全面提升“造血”能力,通过建设户办产业园、发展集体经济、扶持就业创业等多元路径增收,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1949元、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贫困群众“钱袋子”越来越鼓。集中开展基础攻坚行动,所有贫困村安全饮水、村组道路、电力通信、广播电视、“两室一站” (7)全面达标,贫困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全域打响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扎实开展“三美大比武”(8),乡村颜值越来越高。保持扶贫政策的稳定性,讲好脱贫攻坚“昭化故事”,全面小康路上,没有一户落下,没有一人掉队。
东西部扶贫协作取得实效。浙江龙泉与昭化两地干部互派、产业互通、人才互动、劳务互接成为常态,高质量建成甜蜜富民(9)、稻渔种养、食用菌等协作项目,带动8000余名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组团式”医疗服务、教育结对共建、文化互融共促等领域取得实效。东西部扶贫协作连续三年考核获得“好”等次。
五年来,我们坚持融合发展、转型发展,昭化成为欣欣向荣的“产业重地”
新型工业成势见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两年破100亿元、三年超130亿元的历史性成就,是“十二五”末的1.7倍,产值规模历史性跃升全市第2位、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举全区之力建设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建立“一办两企” (10)高效推进机制,累计实现投资40亿元,连续两年被列入全省100个重点推进项目,家居产业城全面建成后,将集聚家居企业500家以上、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5万人。扩面建设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园区,建成泉坝台阶地、杏树工业园,规划面积拓展至4900亩。大力培育重点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中纺粮油等一大批骨干企业“稳压器”作用进一步凸显。成功创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出台支持建筑业发展系列措施,新增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2家,是“十二五”的6.4倍,建筑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特色农业质效凸显。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1个、示范村6个。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发展,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林)业园区12个,创建省级星级园区、省级农业主题公园各1个。优质粮油稳量发展,建成优质稻标准化基地4万亩,王家贡米斩获全国优质稻渔米金奖、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畜禽水产突破发展,新希望、三联禽业等一批全国知名养殖企业落户昭化。水产品产量连续5年居全市第一,土鸡出栏量大幅增长,养殖业由“一猪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果蔬林药扩面发展,建成以猕猴桃为主的特色水果基地8.5万亩,打造蔬菜强镇5个,累计认证“三品一标”84个,“昭化茯苓”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全省特色水果产业重点县区。
旅游商贸业持续繁荣。全域旅游大格局加速形成,全面提升昭化古城、平乐旅游区品质,柏林古镇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建成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各1个,新建国家3A级景区4个,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强县。商业业态不断丰富,弘和远景、葭萌王府井等商业综合体建成投运,汽车产业带加速形成,“买汽车到昭化”目标基本实现。深入实施电商“十百千万亿” (11)工程,“昭化造”产品网销全国,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
五年来,我们坚持做靓城镇、做美乡村,昭化成为安居乐业的“宜居胜地”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坚持城市建设“内外兼修”,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较“十二五”末提高7个百分点,一座功能完善、活力迸发的生态宜居新城加速崛起。加快推进城市综合开发,昭化城区至广元快速通道建成通车,碧桂园、中央峰景、卡尔城等城市新地标加快形成,建成平乐绿道一期、长滩河“五化”(12)、欧家河停车场等城市配套设施,积极投放巡游出租车、城市公交,节庆灯展“点亮”昭化新夜景,东部新城更加靓丽。三江新区主动脉、主骨架加快形成,鸭浮棚户区改造、昭化古城防洪工程等29个重点项目全面建成,新区累计实现投资70.36亿元,支撑区域发展能力持续增强。高质量通过全国卫生城市复审,成功创建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森林城市。
美丽村镇更加宜居。大力拓展“百镇建设行动” (13),建成国家级重点镇3个。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14),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全面建立,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高标准农田3.2万亩,整治病险水库、山坪塘1840座,梅岭关水库、大寨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相继实施,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6%以上。改造农村电网1180公里,电力体制改革实现“一县一公司、同网同价”。铺设天然气管网1500公里,所有集镇、60%以上的行政村通天然气。
立体路网内畅外联。连接西南西北、通江达海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形成,建成G542昭化城区改线、红岩嘉陵江大桥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广元港开港,“交通先行”铺设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通道”。大力实施交通惠民工程,新(改)建县乡、村组道路2082公里,实施渡改桥、农村公路桥9座,高标准完成国省县乡道路大中修和水毁修复,所有建制村“两通率”(15)达100%,1小时到镇目标基本实现,架起了一座座便捷通畅的“连心桥”,修筑了一条条惠民利民的“致富路”。创新推行“路长制”(16),常态做好“五级路网”(17)管护,高质量通过交通运输部现场考评。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开展绿化全川昭化实践,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持续巩固,山清水秀“昭化蓝”成为鲜明的生态底色。认真开展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打好蓝天保卫战,大力开展秸秆禁烧、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专项整治,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打好碧水保卫战,大力推行河湖长制“4456” (18)工作法,城乡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主要河流稳定保持Ⅱ类以上水质,实现“一江清水出昭化”。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畜禽粪污治理、废弃农膜回收等专项行动,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成功创建为全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县、全省秸秆全域综合利用试点县、全省河湖管理示范县。
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兼顾、共建共享,昭化成为美好生活的“民生福地”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协调推进,创新实施万件课桌椅计划、热水澡计划等“五大教育惠民”计划(19),“5+2” (20)学生食堂供餐模式入选教育部《教育扶贫典型案例》,元坝中学进入省示范高中序列,成功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健康昭化深入实施,全域推行分级诊疗,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创建为二甲医院。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射箭提阳戏等一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脱贫交响组歌》等文艺精品走进千家万户,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应急广播体系,成功承办国际大蜀道山地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纵深推进“一站式”引才模式,教育“三名工程”(21)、卫生“三好工程”(22)深入实施,积极培育“剪刀干部”(23),累计培育、招引423名专业技术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在财政收支压力持续加大的前提下,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五年累计安排民生支出86.26亿元,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统筹抓好各类重点人群就业,城镇失业率持续控制在4%以内。大力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法律援助工作获得司法部表彰。大力实施留守儿童亲情团聚、残疾人“量服”(24)等惠民暖心工程,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有效衔接,连续五年为贫困群众、五保户等困难人群代缴“两险”(25),省内异地就医结算100%开通。保障性住房、养老院等一大批民生项目投入使用,救灾救济等兜底救助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社会治理精准有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完成。城乡综合治理迈上新台阶,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雪亮工程”为骨架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建成,连续十一年无“民转刑”命案发生。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国禁毒城市创建,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平安建设先进县区。信访工作责任制进一步落实,被国家信访局评为信访工作“三无”(26)县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大力开展危化物品、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连续十一年未发生食品安全重大责任事故。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全省双拥模范城市。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优化环境,昭化成为投资兴业的“价值洼地”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村和村民小组减幅分别达59%、40%、40%。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将16家区属国企优化重组为7家,京兆建设成功打造为AA融资平台(27)。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推进财政投入资产产权界定、股权量化。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发展活力有效激发,荣获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先进县称号。全面创新改革实验稳步推进,持续深化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步增强。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延伸至镇、村(社区)。扎实推进“一网一门一次” (28)改革,实现生产生活高频事项“就近办、一次办”。深入实施并联审批、容缺受理,为重大项目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高效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落实好减税降费、“营改增”等政策,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扎实开展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累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492户。成立北京、重庆等6家异地商会。区财政出资1亿元组建区立信农担公司,引进工商银行、平安财险等金融机构,存贷规模达160亿元、是“十二五”末的2倍,存贷比达84.9%、跃居全市第二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履职能力不断提升。我们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逗硬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以案促改”专项整治和行业系统治理,政府系统作风纪律持续向好。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完成“七五”普法,被纳入全省14个全面依法治县(区)示范试点,法治政府建设连续五年走在全市前列。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检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审计监督,确保政府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实践,激发了全区人民迎难而上的昂扬斗志;五年的顽强拼搏,凝聚了团结奋进的发展共识。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昭化区生动实践的结果,是区委带领全区人民奋力拼搏、砥砺前行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政法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昭化发展的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注定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特殊年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异常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和脱贫攻坚这道“必答题”,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1.91亿元,增长5.1%,增速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增速全市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增速全市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1%,增速全市第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1%、9.6%,增速分别居全市第一、全市第二。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提升应急救治能力,规范设立“哨点”诊室34个、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8个,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2个,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实现重点人员疫苗“应接尽接”。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把人员“监测关”、严控冷链“流通关”、严堵场所“风险关”,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守住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均为“零”的底线,抗疫中形成的转危为机十把“金钥匙”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严格落实“四不摘”(29)要求,全面夯实“两不愁三保障”基础,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省市脱贫攻坚考核验收。聚焦稳定增收和政策兑现,扎实开展“五大行动”(30),全面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六个脱贫成色衡量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全区无一户因灾、因病、因学返贫致贫。创新“防贫保”(31)模式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经验全省推广。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建成创业创新产业园、实验小学剑瓷楼等项目,广元窑(32)“重燃”烧制,“六路带贫”(33)模式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全国“网络扶贫十大案例”。
——项目投资持续保持高位增长。深入开展项目投资“大比武”,高质量承办全市项目投资“大比武”流动现场会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工业、技改、民间、建安投资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创新重点项目推进“红黑榜”(34)制度,全年集中开工6批次79个重大项目,白果风电场、川北红岩港粮食现代物流中心等15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新希望生猪扩繁场(一期)、昭化古城文物消防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运,21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1.8亿元。创新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新签约亿元项目13个,到位市外资金67亿元。
——三次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在全市率先启动复工复产,打出援企助企“组合拳”,拿出5600万元“真金白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复工复产工作被国家工信部点赞。中纺粮油3万吨浓香菜籽油项目加快建设,泉坝台阶地、杏树工业园入驻企业9家。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中纺粮油被评为“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创新推行“园长制”,巩固提升现代农业园区11个,双凤园区升级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主导产业持续壮大,生猪稳产保供目标超额完成,剑门关土鸡、山地蔬菜、核桃等产业加快发展,成功承办全省特色水果现场会、“世界蜜蜂日”主题活动西南分会场、全市生态畜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昭化茯苓“种一休三” (35)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王家贡米种子搭载长征五号火箭顺利升空、获得“中国富硒好米”称号。全域创建成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商贸服务业持续向好,“昭化肥肠”特色美食街加快建设,到昭化“吃肥肠”“吃生态鱼”成为一张靓丽的美食名片。汽车4S城入驻品牌21个,全市最大的“电商+物流”融合示范园建成投运,扶贫产品网销额居全省第二位,直播带货经验获得第十四届小康电视节目四川地区一等奖。
——家居产业城初具雏形。坚持“园区建设,基础先行”,货运大道、园区主次干道建成通车,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全面完工,园区入驻条件日趋成熟。出台招商入驻优惠政策,全年新签约家居企业28家,千城达、柏逸居等家居项目加快建设,装配式建筑基地(一期)建成投产。创新“3+1” (36)融资模式,全年筹集资金近5亿元,完成供地1900亩,为家居项目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精品旅游景区实现井喷式发展。通过一年的苦干、实干、巧干,连续打造昭化西市、栖凤峡旅游区和平乐如意花海3个知名的网红“打卡”景区,全市首部大型沉浸式实景演绎《葭萌春秋》震撼上演,卡尔海洋世界、七彩民居等成为旅游观光的“新热点”,建成卫柏沿线30公里竹林风景线,“白天游栖凤峡,夜晚逛昭化西市”成为旅游“标配”,旅游人气跃居全市第一,四川电视台国庆8天长假5天宣传昭化旅游。高质量承办“一节一会”(37),昭化区成功当选为大蜀道文化旅游发展联盟第一届轮值理事长单位。荣获全国十佳“最美揽夏”胜地、全省十佳“夜景观”胜地称号。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开发稳步推进,卡尔城、中央峰景二期等房地产项目加快推进,农资公司片区铁路下穿、城区农贸市场改造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面完成11个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开展三江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天雄鸭浮堤防、南马山隧道等建成投用,两路一隧、滨江北路等加快建设,广元至重庆集装箱班轮开通,2艘“昭化造”千吨级货船成功下水。发布镇域经济发展“白皮书”,在全市率先建立镇域经济考核体系。建立乡镇项目资金需求库,项目投放更加精准、资金使用更加高效。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流转、河道疏浚砂石拍卖等,实现资源有效转化。扎实推进大棚房问题整治、长江禁捕退捕、环保大排查大整治,顺利通过第二轮省环保督察迎检。
——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1所义务教育学校薄改项目加快建设,川音教育实践基地挂牌成立。区妇幼保健楼竣工投用,华西医院“博士工作站”入驻区人民医院,助力群众在“家门口”高质量就医,成功承办川东北地区医保工作现场会。昭化区代表四川省顺利接受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创新建立镇村劳务专合社,开辟就近就业“大通道”,成功承办全省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大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坚持一月一次企业家座谈会,打通企业用工、融资等痛点堵点,昭化区作为唯一县区在全市“优化政务服务,助力市场主体”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社会治理不断向好,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纵深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守住了安全生产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国家安全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审计、统计、档案保密、地方志、新闻出版、机关事务管理、气象和公积金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增长压力大,县域综合实力不强;产业层次较低,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行业“引领型”企业、“标杆型”企业缺乏;招商引资难度加大,落地开工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存在一些短板,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问题再多,总有解决的办法;矛盾再大,总有突破的路径。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解决,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十四五”发展主要思路
“十四五”时期,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昭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对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区委七届十四次全会和区委《关于制定广元市昭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区政府组织编制了《广元市昭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
《纲要(草案)》结合昭化区实际,从经济目标、基础设施、城乡发展、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等方面,明确了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聚力打造“一极三地一枢纽”(38),加快建设产城一体、城乡协同、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新区的纲领性文件。锚定到二〇三五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考虑我区发展环境和现实发展条件,统筹短期和长远,兼顾需要和可能,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全省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绿色家居产业实现突破发展,中国西部国家级承接家居产业转移示范区基本建成。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内联外畅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完善,区域性重要交通枢纽功能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构建,物流效率大幅提高。新型基础设施、能源水利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东部新城、三江新区成为核心支撑,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8%以上,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发展活力充分迸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服务效能更加高效,市场主体更有活力。开放平台体系更加健全,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文明风尚更加浓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三国文化、蜀道文化、红色文化焕发新活力。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提升,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
——民生福祉明显提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得到更好满足。
——治理效能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更高水平的法治昭化平安昭化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2021年工作重点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202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好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七届十四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省委“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经济工作思路在昭化落地落实,坚定不移实施“三个一、三个三”治蜀兴川广元实践方案,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昭化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其中三次产业分别增长4.2%、8.8%和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和9.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做大做强经济增长主引擎。谋划项目就是谋划未来,坚持“大投资推动大建设,大建设推动大发展”,继续保持项目投资增速在全市“领跑”地位。
高标准谋划项目。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瞄准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和新基建两个“三年行动”,围绕5G基站、城市更新、交通水利、公共卫生等领域,谋划一批“强基础、补短板”项目。聚焦国家和省市产业支持导向,围绕家居建材、食品饮料、旅游康养等主导产业,谋划一批产业招商项目。全年常态化储备优质项目1000亿元以上。做深做细项目前期,确保项目转化率达到20%以上。
高质量推进项目。持续开展项目投资“大比武”,新开工广南高速柏林沟互通等66个项目,加快推进大寨水库、大蜀道(昭化段)文旅融合等50个续建项目建设,全面建成白果风电场、装配式建筑基地等项目。集中优势力量抓好川北红岩港粮食现代物流中心、“栖-平-紫”旅游公路等24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45亿元以上。
高水平服务项目。坚持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压实行业部门责任,推动项目快投快建、真投实建。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大政府专项债券、央省预算内资金争取力度,力争到位各类财政资金增长10%以上。提升“银政企”融资对接实效,大力推进直接融资。扎实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加快征地拆迁进度,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000亩以上。统筹做好水电油运气等要素保障。
二、坚决扛起制造业大旗,打造“双百亿”产业集群。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增长的核心,抓好重点企业、头部企业(39)培育,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服务链“四链”协同发展。
打造绿色家居产业发展示范区。持续提升基础配套水平,全面建成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招商研发中心,加快推动原辅材料和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园区供应链金融(40)业务推进。聚力推进现代筑美智能家居项目落地,加快盛世基业、嘉盛木业等6家企业竣工投产,推动铝家居制造、柯美特建材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家居建材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集中供热供气等配套服务,探索定制厂房模式。适时启动大坝组团建设,稳妥有序拓展园区规模。支持建筑业突破性发展,培育资质建筑企业5家。争创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擦亮食品产业园“国字号”品牌。坚持扩增量、优存量,确保食品饮料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加大泉坝台阶地、杏树产业园招商力度,再引进一批食品饮料企业落地,推动宗皇米酒、新禾成中药材等项目竣工投产。分类推进企业提质增效,建成中纺粮油3万吨浓香菜籽油项目,支持香香嘴、壮牛农牧等企业技改升级。深入实施“育苗壮干”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以上。持续开展“亩均论英雄” (41)评价,实施全要素差别化配置。启动智慧工业园区建设。
精准招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瞄准领军企业、关联企业、配套企业,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到位市外资金增长20%以上。分产业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库,用好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招商手段,推动一批优质项目落户昭化。深化与新都区、双流区、崇州市等地战略合作,积极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合作模式,推动家居建材、食品饮料产业有序转移。实施“归雁返巢” (42)工程,依托产业联盟、行业协会、驻外商会,推动人才回乡、项目回迁、资金回流。
三、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积极通过发展产业、创业就业、产品营销等渠道,确保脱贫群众过上好日子。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不返贫、不致贫。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和库区移民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加强脱贫攻坚项目资产管理,健全营运管护长效机制,确保扶贫项目安全可控、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动131个巩固拓展示范村(社区)同步振兴,力争建成乡村振兴市级以上先进镇2个、示范村10个。积极回引本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农业主导产业增效工程。坚持“既要万亩园更要亩万元”效益理念,持续巩固提升已建园区,新建清水镇乡村振兴示范园区,打造主导产业标准化示范园7个,升级农业、林业省星级园区各1个。全面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及生猪稳产保供,积极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优质稻米8万亩,建成“王家贡米”主题公园,力争创建成省级“鱼米之乡”。全力推进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新建40万吨饲料加工厂,全面建成生猪育种、繁育生产等项目60个,确保年出栏生猪突破60万头。大力发展剑门关土鸡,新建育雏中心20个,建成活禽交易、屠宰加工4个产业链延伸项目,力争年出栏土鸡1200万羽。巩固发展果蔬产业,建成百里猕猴桃长廊和环亭子湖特色水果带,积极培育一批果蔬加工企业,大力拓展特色水果销路,确保“卖得出、卖上好价钱”。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和森林经营项目建设,新发展以茯苓为主的中药材1.5万亩,实施核桃丰产管护2万亩,巩固发展笋用竹7000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5个。全力做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巩固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成果。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扎实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启动镇域和村庄规划。积极发挥镇域经济考核指挥棒作用,突出镇域特色和经济发展质效,支持发展区级确定的农业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强镇5个、专业村12个,力争将昭化镇培育成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开展村集体经济“消薄倍增”(43)行动,打造村集体经济示范村7个,让更多“闲置资源”变成“活力资产”。拓展完善集镇功能,加快推进王家镇、昭化镇周转房建设,启动清水镇、磨滩镇场镇扩容,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支持农村人口向集镇聚集。完成王家棚改项目建设。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成高标准农田3.2万亩,加快推进工农水库灌区项目建设,整治病险水库、维修小型水库38座,巩固提升一批农村供水工程设施。实施乡村运输“金通工程”(44),打通镇域内村组断头路120公里,积极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 (45)示范县。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优化村庄布局,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近郊游目的地。坚持大文化融入大景区,大景区带动大旅游,大旅游推动大发展,把昭化打造成川陕甘近郊游首选之地。
积极建设“大景区”。加快推进“大昭化古城景区”建设,开发大蜀道沿线优质文旅资源,启动照壁崖(元阳石)景区规划建设,持续丰富昭化西市业态,吸引更多人气、商气。完成中军帐景区建设和怡心园、益合堂修缮保护,提升昭化古城形象,力争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大平乐景区”建设,着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积极培育栖凤峡优质农家乐集群,建成尖峰四季旱雪场、半山星宿等项目,加快推出丛林穿越、水滑道等旅游业态,推动城市近郊游持续升温。加快推进“大柏林景区”建设,完成柏林古镇景区二期项目,打造“赏竹观花”美丽竹林风景线,完成水上游乐园、亲子乐园项目,新建广元窑文创产业基地,打造古镇探案沉浸式演绎,推动“古镇静态游”转变为“线路动态游”。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依托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发展定位,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乡村旅游业态,培育“星级”农家乐5家以上。开发双凤园区、药博园等星级农业园区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周末游昭化”乡村旅游品牌,力争创建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保护开发太公红军山等红色遗址,力争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提升区文旅公司运营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昭化游礼” (46)旅游产品集群,推动“昭化造”产品转化为更多旅游商品。大力发展旅游交通服务,实现景区间无缝接驳。
着力打造昭化文旅IP。扎实推进天府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擦亮大蜀道文化旅游发展联盟金字招牌,发挥轮值理事长单位作用,推动资源互补、客源互送、利益共享。积极融入嘉陵江文化旅游产业联盟,促进亭子湖沿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持续办好女儿节相亲大会、中国柔力球锦标赛等节会赛事,全面展示昭化富集的文化旅游资源。坚持内引外联,强化文旅营销,积极推出“景区+酒店”“景点+活动”等个性化“旅游套餐”,着力打造“休闲度假游昭化、吃喝玩乐到昭化”旅游名片,让昭化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五、建设高品质城市,打造宜业宜居东部新城。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规划布局上提标,在城市品位上提质,在经营城市上提效,着力打造魅力新城、活力昭化。
匠心规划建设城市。力争城镇化率达到40%。加快推进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确定“三区三线”(47),完善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加快城区综合开发,开工建设康家湾四季春天,建成碧桂园、中央峰景等商住项目,提升改造7个老旧小区。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开工建设平乐绿道延长线,全面建成农资公司片区铁路下穿、城区农贸市场改造等项目。持续发力推进三江新区建设,新开工宝红路昭化至朝阳段改建等6个项目,加快推进亭子湖环湖旅游公路等8个项目建设,确保两路一隧、昭化古城战胜坝防洪工程等项目全面竣工,全年完成投资22.5亿元以上。
用心经营繁荣城市。紧盯消费“需求侧改革”(48),积极打造“一区、一带、一园、三街”。建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集中区,积极招引图审、设计、造价、地勘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加快实现“找生产性服务企业到昭化”目标。提升“三公里汽车带”,谋划建设“二手车”交易市场,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力争新入驻汽车品牌8个以上。完善电商物流产业园,建成商品供应链平台,提升园区冷链仓储功能,推动电商企业集聚发展,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20%以上。加快打造“昭化肥肠”美食街,建立“昭化肥肠”烹饪标准,培育1家限上肥肠餐饮企业;加快打造金融街,鼓励区内金融机构入驻金融街,积极争取引入一批区外金融机构开设网点,推动绿色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力争贷款突破百亿;打造汉寿路商业步行街,培育城市新的消费集聚区。
精心管理维护城市。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居住舒适度。梯次推进长滩河两岸建筑、老城区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市夜景灯光秀。优化停车位设置,规划建设3个停车场,畅通城区交通“微循环”。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有效解决占道经营、违法搭建等群众关心的“城市病”。加强城市污水、工地扬尘等专项治理,新增绿地面积4.2万平方米,常态管护好城市公园。创建省级森林小镇1个。
六、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将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不断优化环境,全面提升效能,当好市场经济的“守夜人”。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抓好户籍制度、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 (49)等改革事项,深化农村“三变”(50)改革,加快推进“房地一体”(51)确权登记,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积极推进“林长制”。扎实做好两项改革(52)“后半篇”文章,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经营业绩考核机制,实现国企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积极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与川陕甘结合部、大蜀道沿线、东西部协作等市县的合作交流。加快推进柏林沟镇GEP(53)核算成果推广应用。全面推进创新改革试验,深化院校合作,发挥6个科技特派团作用,高质量完成“王家贡米”品种选育、核桃改良等重点课题攻关。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产业发展紧缺人才。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营商环境指标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规范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推进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成市区互联互通的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确保所有投资项目在线审批。探索建立“首审制”(54),推动招商项目全程代办,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全力打造最优政务服务软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认真抓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事项办理,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健全企业参与重大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提升政府涉企决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扎实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55),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统筹安排到企参观、调研、检查,切实维护市场公平、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落实纾困惠企政策,大力实施降低企业用工、用电、交通物流成本等“一揽子”计划。健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化运行机制,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文化教育、医疗康养等领域建设运营,培育一批“行业标兵”。
七、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统筹抓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当作政府的大事办好办实。
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坚持“人、物、环境” (56)并防,全面推行“四川天府健康通”,做好务工返乡、从事进口货物等人员分类管控,加强冷链食品物品检疫检测,常态化开展商超、市场、学校、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检查,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加强医疗机构“哨点”诊室建设,充分发挥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发热监测“哨点”作用。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建设,持续提升危急重症救治与核酸检测能力,全面推进新冠疫苗接种。
高标准办好民生实事。提升教育质量,深化“区管校聘”改革,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优化调整,提升学生本地就读率。全面落实学前教育“8050” (57)攻坚计划,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升元坝中学综合办学实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发展。实施健康昭化行动,启动妇幼保健院产科楼建设,提升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医共体”(58)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落地。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创作一批文艺精品,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创业就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1600人以上。全面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59)标准,实现城乡居民应保尽保。加快推进王家敬老院、射箭敬老院、京兆路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大力推行“防贫保”,健全医保基金监管机制,常态化实施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全面推行医保支付DRG(60)结算,全力守好群众“救命钱”。
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抓好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发现问题整改,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常态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 (61),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有效管控。逗硬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做好嘉陵江重点流域综合治理、长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等工作,严格保护饮用水源,讲好嘉陵江上游“昭化故事”。深入开展“光盘行动”“节电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持续深入开展“九大领域”(62)重大风险防控,严格政府债务管理,稳妥化解非法集资等领域风险。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综合机制,深化城乡网格化管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强化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安全监管,深入推进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等工作,积极开展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进一步完善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和禁毒工作,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昭化。
各位代表!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向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勇于担当抓落实。坚持“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策在一线实施、工作在一线推进,让改革者轻装上阵、让创业者大显身手、让担当者脱颖而出。建立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用今天的“拼搏程度”换取明天的“发展高度”。
——锲而不舍转作风。坚持把增进群众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用民意“标尺”量作风上的“短”,常翻民生“账本”查工作上的“虚”,自觉做到真心融入知民情、真抓实干顺民意、真情实意解民忧。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将财力用在事业发展关键处、民生改善“刀刃”上,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进入新发展阶段,昭化要有新气象;贯彻新发展理念,昭化要有新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昭化要有新贡献。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昭化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解释和说明
1. “4334”健康扶贫模式:家门口诊疗工程、医疗政策兜底工程、劳动力恢复工程、结对帮扶工程“四大工程”;集中资金、集中办公、集中监管,住院费用“一站式结算”、门诊慢病费用“一站式结算”、医疗机构垫支费用“一站式结算” “三集中、三个一站式”;健康阵地、健康明白人、健康习惯养成、健康信息化“四个全域覆盖”。该模式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全国健康扶贫经典案例,连续两年在全国健康扶贫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
2.涉农资金整合“四步法”:摸清需求,解决“需多少钱”的问题;既整又合,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精准投向,解决“钱怎么用”的问题;严格管理,解决“钱怎么管”的问题。
3.产业扶贫“四个结合”:主导产业与因户施策相结合、大园区与户办产业相结合、长线产业与短期产业相结合、农产品基地与工旅融合相结合。
4.就业扶贫“353”:实施“三个一”举措:成立一支管理队伍、出台一套整合方案、制定一项考核办法;构建“五统一”机制:统一意愿调查、统一机构认定、统一计划下达、统一培训监管、统一资金管理;实现“三精准”目标:就业精准、转移精准、创业精准。
5.水利扶贫“三大机制”:强化建设机制,保障供水工程顺利实施;健全管护机制,保障供水工程高效使用;创新运营机制,保障供水工程长效运行。
6.精神扶贫“四个机制”:建立“家规家训”自律机制,传承家庭美德;建立“村规民约”约束机制,规范公序良俗;建立“道德积分”激励机制,增强内生动力;建立“文明示范”考评机制,持续巩固提升。
7.两室一站:村卫生室、文化室、便民服务代办站。
8.三美大比武:美丽乡村大比武、美丽庭院大比武、美丽路网大比武。
9.甜蜜富民:十箱中蜂养殖助力万元增收。
10.一办两企:“一办”指家居产业城建设推进办公室;“两企”分别指四川昭旺家居产业投资公司、广元市京兆投资集团公司。
11.十百千万亿:开发电商农特产品10种以上,布局电商站点100个以上,培育电商主体1000家以上,培训电商人才1万人次以上,实现电商销售1亿元以上。
12.五化:河道水体景观化、河岸河堤标准化、河岸绿地彩色化、沿河夜景光亮化、沿河道路黑色化。
13.百镇建设行动:省委、省政府为培育创建“小而美”“特而优”的特色镇,全面推动并引领四川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促进四川省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的专项行动。该行动自2012年启动,分三批进行,共覆盖300个试点镇。
14.三大革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行动。
15.两通率:建制村100%通客运车,建制村100%通硬化路。
16.路长制:建立“区、乡镇、村”三级路长责任体系,区级路长主要负责全区国、省、县、乡道路(含铁路、高速公路)的路域环境管理;乡镇级路长主要协助区级路长管理辖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路域环境和国、省、县、乡道路,负责辖区内村、社道路的管理;村级路长主要负责辖区内村、社道路管理。
17.五级路网:国、省、县、乡、村公路。
18.“4456”:“4”,即一河一长、一河一牌、一河一策、一河一考“四项要求”;“4”,即河长会议、信息共享报送、河段长巡河、河长联络员“四项制度”;“5”,即属地化、层级化、常态化、全民化、严管化“五化举措”;“6”,即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域岸线管理、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和执法监管“六大任务”。
19.五大教育惠民计划:免费肉食计划、万件课桌椅更新计划、热水澡计划、贫困学生生活补助倍增计划和义务教育学生区内就读零费用计划。
20.“5+2”:在实施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的基础上,昭化区自筹财政资金,每周向全区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提供2顿免费肉食。
21.三名工程:在教育领域每三年评选一次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
22.三好工程:在医疗卫生领域每三年评选一次好院长、好医生、好护士。
23.剪刀干部: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培育一支业务能力突出、农业技术过硬的复合型镇村干部队伍。
24.量服:即“量体裁衣”式服务的简称,是根据每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开展“一人一策”,并运用互联网进行管理的服务模式。
25.两险: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
26.三无:无进京越级上访、无大规模集体上访、无因信访问题引发的极端恶性事件和舆论负面炒作。
27.AA融资平台:偿还债务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的融资主体。
28.一网一门一次:“一网”即企业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一门”即企业群众办事线下“只进一扇门”;“一次”即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
29.四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30.五大行动:问题整改清零行动、基础设施“查漏补缺”行动、特色产业增收行动、创业就业增收行动、消费扶贫增收行动。
31.防贫保:为切实破解因重大疾病致贫返贫的医疗保障后半篇文章“瓶颈”,建立“政府出资设立重大疾病保障基金+第三方理赔”“防贫保”模式,资金归政府所有,救助政策由政府制定,由第三方精准开展可支配收入核实,以家庭可支配收入减去患者自负医疗费用后,对人均可支配收入未达到当年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部分,按“差多少、补多少”原则予以全额救助。
32.广元窑:原址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嘉陵街道,始烧于唐朝,终于宋末元初的战乱时期。该窑生产品类以生活实用器具居多,有黑釉、绿釉、黄釉和黄釉褐花、白釉、白釉黑花和无釉素胎器等器物,是宋代四川最主要的黑釉瓷器产地,是广元珍贵的历史文化名片。经过近三年“攻关”,广元窑在昭化“重燃”烧制,复烧出12种新品面世。
33.六路带贫:电商销售带贫、电商宣传带贫、消费返利带贫、消费扶贫带贫、众筹带贫、电商阵地带贫。
34.红黑榜:根据每月省市区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评比,推进好的项目上“红榜”,推进差的上“黑榜”。
35.种一休三:即一种生态轮种模式,第一年完成茯苓种植后,第三至五年轮种黄精、白芍、桔梗等药材,再采用“椴木窖种”栽植技术复种茯苓,既净化土壤,又确保林地可持续收益。
36.“3+1”:通过“发行专项债、扶贫债、项目收益债+申请政策性银行贷款”向家居产业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37.一节一会:第十届大蜀道文化旅游节、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
38.一极三地一枢纽:“一极”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三地”即家居产业新高地、绿色产品供给地、生态康养宜居地;“一枢纽”即现代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39.头部企业: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具有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并对该地区、该行业或者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40.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银行层面),针对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企业层面)。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可控风险的一项金融服务。
41.亩均论英雄: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制度,探索完善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为导向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导机制,提高园区及工业企业单位面积产出效益,积极推动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42.归雁返巢:针对返乡人才中的“种子选手”,分层分类跟踪培养,畅通“上升渠道”,将优秀的“归雁”培养成带领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43.消薄倍增:消除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推进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倍增。
44.金通工程:乡镇及建制村通客车的提质升级版,以统一乡村客运标识、统一招呼站(牌)、统一车辆外观、统一从业人员标识为抓手,以建设美丽清新、安全绿色、便捷优质、精细管理乡村客运为主要任务,建设人民满意的乡村客运服务体系。
45.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46.昭化游礼:具有昭化本土特色的旅游伴手礼商品。
47.三区三线:“三区”,指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三线”,指根据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48.需求侧改革: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完善内需政策支撑体系,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
49.三权分置: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
50.三变: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51.房地一体:对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实行统一权籍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统一颁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
52.两项改革:乡镇行政区划改革、村级建制调整改革。
53.GEP: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简写(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指一定区域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经济价值总和,包括生态物质产品价值、生态调节服务价值与生态文化服务价值。
54.首审制:企业或业主在办理项目所有行政审批事项时,只需提供一套审批资料,相关部门实行资料共享,减少资料重复递交。
55.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56.人、物、环境:“人”即从事物流、快递等高风险行业人员,“物”即进口物资、冷链食品等,“环境”即人员密集性、物品存放地等场所。
57.“8050”: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80%以上,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50%以上。
58.医共体: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载体,以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办医职能,有效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
59.两项补贴: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60.DRG:将患者患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纳入不同的诊断组打包治疗,实现治疗流程规范化以及治疗费用可控。
61.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两减”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三基本”指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62.九大领域:金融、政府债务和隐形债务、房地产、国有企业债务、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重大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