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广元市昭化区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依法决策“阳光”行政、探索法治服务民生的新举措新机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方位发展,不断满足昭化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夯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城新区”的法治保障。
紧紧抓住“关键少数”
“考试的题目很接地气,确实是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法律知识”。在昭化区推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法律知识测试中,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魏某拿到了好成绩。
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委书记、区长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区的重点任务和“一把手”工程,带头推动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指挥棒”树起法治权威、“关键少数”起到关键作用,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昭化区委区政府通过构建“学讲考述用”五位一体学法用法机制,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建立法治档案,严格落实任前考法、凡晋必考机制,促进领导干部带头遵法守法、廉洁行权,营造了全区依法行政决策、规范文明执法、政企良性互动的法治环境。
此外,昭化区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法治建设纳入全区综合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纳入干部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廉述法报告制度,充分发挥考核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导向作用,切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坚持依法决策“阳光”行政
昭化区狠抓重大决策关键环节,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健全决策机制,严把决策法治“关口”,强化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管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不断提升。印发并严格落实《广元市昭化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广元市昭化区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估制度》,将重大行政决策、重点项目建设纳入法治轨道,去年来,规划水利、道路、农业产业等项目1000余个,资金6.6亿元。探索建立合法性审查、法制审核“四级联审”工作机制,推行提前介入会商制度。去年来共审查重大行政决策(草案)2件,其他行政决策、重大涉法事务等7件,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招商引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政府合同(协议)70余份,提出审查意见300余条。
“我们坚持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不仅规范了公权力的运行,也依法保障了区内企业、群众合法权益,更有效提升了政府公信力,促进政企和睦、政群和谐。”广元市昭化区政府法律顾问李某说道。
2022年3月,昭化区政府八届十一次常务会通过了《广元市昭化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对政府权力、行政行为进行了更加清晰的规范界定,实行权力事项入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此外,《方案》还对乡村振兴、食品药品安全、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医疗保障等群众高度关心的事项进行了合理规划,形成了法治保障民生福祉,打造川内最优营商环境的路线图、任务书和工期表。
探索法治护航民生福祉的新路径
“我今年86岁了,子女在外打工,我一个人在屋头腿脚又不方便,身份证遗失了去派出所补办很恼火,幸好派出所的同志上门来帮我办,解决了我的一大难题。”昭化区王家镇86岁的王奶奶拿到新办的身份证后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昭化区不断驱动法治保障民生福祉制度创新、模式突破和措施优化,推出依法拆迁“阳光”征收、行政强制代履行解决历史疑难纠纷等经验模式20多项。
昭化区还创新视频审批“村能办”模式,通过“村能办”视频审批系统,昭化区实现了80个事项“村能办”,镇级139个事项在镇村“全程代办”,切实有效解决了行政区划调整后政务服务半径变大、办事路途变远的问题。针对老弱病残幼特殊人群的办事需求,依托村级便民服务室,昭化区还成立了120个便民服务小分队,定期深入特殊人群家中,了解特殊群众的办事需求,为特殊人群提供全程代办服务。今年以来,昭化区共有1000多名镇村社干部、党员志愿者,开展上门服务3000余次,服务群众近5000人,代办事项达到1.8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