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区行政审批局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创新发展、凝心聚力等方面的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工作效能,实现党建工作与政务服务相融互动、相得益彰,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昭化发展新篇章。
“党建+示范引领”,着力打造为民服务“模范岗”。一是组织建在窗口上。为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34个职能部门、24个服务窗口,按“职责权限”划编3个窗口党小组,全面实现党组织触角延伸到服务窗口前沿。二是先锋亮在岗位上。制定“红旗窗口”“党员先锋岗”“优质服务明星”评选办法,开展“党员亮身份,表率在窗口”行动,通过党员亮牌示范、认责承诺等做法优服务、促提升,激励党员同志立足岗位作贡献,争先进位谋出彩,服务好办事群众和企业。三是服务送到心坎上。推动党员志愿服务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着力搭建区、镇、村三级“红色代办”服务体系。与区档案馆协同联动,通过可视电话连线解决群众往返查询档案和证明事项等难题,主动靠前服务,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2022年开展工作日延时、周末预约、上门代办等特色服务5000余次,寄送服务1.5万余次,窗口贴心服务受到企业和办事群众点赞无数,获感谢锦旗10面。
“党建+改革创新”,奋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一是推行政务服务便利化。区镇村三级规范设置综合窗口,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互认、全程留痕、审批不见面。依托“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共同打造“惠企便民、区域协调”跨域通办政务服务新样板。二是跑出政务服务新速度。开展党建强企先锋行动,设立惠企政策“一站式”兑现专窗和“企能办”中心,梳理惠企政策事项200条,加强政策兑现统筹协调,形成“一窗办”“一次办”闭环工作流程,实现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推行“一企一策”、项目跟踪联系制,持续简流程、压时限、降成本,实现首次开办零成本,以审批“加速”助力项目落地“提速”。三是推进交易改革数字化。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规范化“示范交易中心”,2022年6月实施全市首例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实现所有政府采购项目网上投标、不见面开标、在线评审。实施“不见面”开评标以来,共组织实施项目56个,交易金额达6000余万元,为投标企业节约成本20余万元。
“党建+便民举措”,有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一是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积极破除企业群众“办不成事”的隐形壁垒,确立“受理、交办、办理、答复、回访、办结”全链条工作流程,集中受理“没人办”“办不好”“不能办”等“疑难杂症”,将群众期盼变为“放管服”改革的强大内生动力。目前,“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协调解决群众资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善、办事群众行动不便等问题20余个,全区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总数50余万次,好评率达100%。二是走好12345网上群众路线。发挥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连心桥”作用,着力解决群众诉求、政务服务、生产生活等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执行7*24小时响应机制,实施快速转办提醒,建立10分钟回应、半小时转办、1小时响应的快处制度。2022年,全区共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群众诉求4400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84%。三是赋能便民服务信息化。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村能办”便民服务平台,将便民服务从“窗口”搬到“村口”,变“村代办”为“村能办”,95%以上的民生事项实现“办事不出村”,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累计为群众办事2.1万余件。工作经验得到省领导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作为四川唯一案例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