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除草、施肥……9月4日,笔者走进位于广元市昭化区射箭镇林下经济产业园一期、二期,石菖蒲、虎杖等林下中药材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开展管护工作。
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按照“政府+经营主体+农户”发展模式,全力推进林下中药材产业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持续打造全省林下中药材产业示范样板。
截至目前,昭化区中药材种植面积6.9万亩、年产量2.55万吨、年产值3.55亿元,已集中建成以射箭药博园、昭化茯苓产业园为核心的森林药材库1.2万亩,建成国家绿色家居产业示范园区1个、林下中药材省级现代林业园区1个、昭化茯苓市级现代林业园区1个。
因地制宜 打造中药材产业强链
日前,笔者走进林下经济产业园,当地种植大户正组织村民,抢抓晴好天气对淫羊藿叶进行收割、搬运、晾晒,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射箭镇林下经济产业园种植有淫羊藿500余亩,目前成年苗超100亩,长势都非常好。”四川百年禾润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姜泽付介绍,“采收完成后,我们会统一对淫羊藿进行售卖,今年预计可实现经济价值近80万元。”
立足当地森林资源禀赋,昭化区科学规划林下中药材产业格局,围绕中药材种源、种植、加工、交易、服务等内容,组建起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持续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链条助推林下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昭化区现有药材企业18家、中药材类专合社68家、家庭农场27家,建成中药材初加工厂房1.4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提升中药材产业附加值,我区开发了茯苓富硒面、黄菊茶、灵芝袍子粉等一批‘名、优、特、新’中药材产品。”昭化区林业局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姝介绍,同时,该区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多渠道销售,预计今年可实现年销量超5000吨。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昭化区林下中药材产业链得以不断延伸。如今,该产业已经成为昭化区重点产业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校企合作 擦亮中药材“金字招牌”
“虎杖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日前,来自成都医学院的陈宇航教授携团队师生走进昭化区,在详细了解了药用植物生长情况的同时,和当地种植户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近年来,昭化区持续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浙江林科院等院校深化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淫羊藿仿野生栽培、大棚种植茯苓等良种繁育技术研发,形成了茯苓产业“352”标准体系,并发布了《茯苓林下种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依托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我区将技术服务贯穿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全过程,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品牌,让中药材成为群众增收致富金‘药’匙。”昭化区林业局产业发展股负责人樊晓红坦言。
据悉,昭化区有虎杖、菖蒲等有机产品品牌认证7个。其中,“昭化茯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有机产品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品牌效益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该区正有序推动“昭化夏枯草”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机制赋能 探索中药材“致富良方”
9月5日,在昭化区元坝镇中梁村茯苓产业现代林业园区,松柏林郁郁葱葱,一颗颗茯苓整齐地排列在树下,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浇水、除草等工作。
“茯苓生长期对湿度要求比较高,这段时间持续高温,我们每天都会进行浇水,确保茯苓健康成长。”昭化区元坝镇中梁村茯苓产业园业主商友剑说,“茯苓产业协会的专家在茯苓种植、管护、采收等关键环节会不定期开展技术指导,为茯苓的产量和质量保驾护航。”
为进一步提升种植户种植技术,昭化区通过构建“主导产业+协会+专家团队+服务队”的“1+3”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专家深入林间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示范,助推林下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目前,昭化区已培育中药材、茯苓产业协会2个、中药材科技服务团1个、“剪刀干部”服务队13支、科技示范户50余户。
下一步,昭化区将继续深入挖掘林下中药材潜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将林下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地区经济增长新引擎。
今年,昭化区林下中药材产业已带动该区3000名群众就近就业,2023年实现人均增收8000元,预计今年可实现人均增收10000元。(邹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