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赋能活资源。出台《道地中药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等政策文件,投入资金1.7亿元支持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围绕40万亩国家二级公益林的开发利用,确定“公益林+”发展方向,推广以“松林+茯苓、柏林+淫羊藿”等为主的立体复合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6.9万亩、年产量2.55万吨、年产值3.55亿元,集中建成森林药材库1.2万亩。
产业强链拓路子。组建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已吸纳18家药材企业、68家专合社、27家家庭农场等主体加入,成功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各级示范社11家。深化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合作关系,探索仿野生栽培等繁育技术研发,发布《茯苓林下种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填补省内茯苓产业质量标准空白。实施品牌战略、开发茯苓富硒面、茯苓酒、黄菊茶等一批“名优特新”中药材产品,年销量达5000余吨,“昭化茯苓”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
机制保障增效益。创新“集体+新型经营主体+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形成农户入园务工挣薪金、流转林地挣租金、入股分红挣股金的“三金”收益和集体收益“4411”分配模式。构建“主导产业+协会+专家团队+服务队”社会化服务体系,已培育产业协会2个、中药材科技服务团1个、“剪刀干部”服务队13支。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对接协作机制,推行“政府担保+林地经营权融资贷款”试点,为相关企业发放融资性贷款3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