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关闭

您好,欢迎使用“昭化区人民政府网站”智能问答在线服务平台,我是智能机器人希望能为您提供满意的咨询服务。

你还可以输入40
一张清单扑朔迷离 追薪九月终获成功
发布时间:2024-12-31 10:48:18 来源:广元市昭化区司法局

“不是你们的帮助,我们都不晓得啥时候才能把这笔钱要回来哦,感谢你们……”2024年12月26日,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到一位受援老人打来的感谢电话。

2020年11月,某家庭农场入驻广元市昭化区虎跳镇某村,主要从事蔬菜种植经营活动。听闻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张某东等15位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满心欢喜地到农场打工。然而,他们近一年的辛勤汗水,只换来一张农场负责人贺某华在村委会便签上记载着名字、工资金额以及落款等内容的清单。老人们拿着这张清单,日盼夜盼,却始终未能等到老板的兑现。

2024年3月,走投无路的老人们来到昭化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工作人员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立即上门受理了该案件,并指派法律服务工作者具体承办。承办人通过入户一一走访了15位老人及村委会,了解情况后发现,家庭农场投资人是贺某,且始终无法与贺某、贺某华取得联系,老人们也提供不了其他线索。

面对重重困难,承办人抽丝剥茧,仔细分析案情,厘清法律关系,找准问题症结。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联系上了贺某和贺某华。张某东等老人们以为事情迎来了转机,但,贺某华坚称自己是职务行为,个人并未拖欠工资,且农场也未给他出具授权委托书。贺某则表示自己一直在外地,对此事并不知情,也与此事无关。他们的答复让所有人再次跌入谷底,深感讨薪无望。

承办人并未放弃,再次与张某东等人沟通,最终决定以家庭农场及其投资人为被告,以贺某华为第三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对贺某进行诉前保全,促使其主动出面解决问题。因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功能被限制使用,贺某终于坐不住了,主动联系承办人说明情况,这才弄清了事情真相。原来,贺某与贺某华是父子关系,贺某华在儿子贺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借用其投资的家庭农村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因经营不善,无力支付张某东等人的欠款,便谎称自己是职务行为,以逃避责任。如今,他的行为不仅影响到了儿子正常生活,也影响到了父子关系。最终,贺某华主动要求变更自己为欠薪主体,并承认清单上的数据就是拖欠的15位老人的工资。

在历时9个月的奔波后,11月28日,在昭化区法院虎跳法庭法官的主持下,原告、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经过反复协商,最终达成一致协议:被告贺某华分两批次向张某东等15位农民工支付工资共计五万余元。至此,漫漫追薪路终是有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