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关闭
你还可以输入40
广元昭化陈定全:闻一缕稻花香 讲一则粮食“芯片”故事
发布时间:2025-01-02 11:27:00 来源: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奉献类“中国好人”、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四川省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数十项荣誉加身,不仅没有磨灭陈定全的斗志,相反更加坚定了其投身于阡陌育良种、寄余生搞科研提品质的决心和信心。

1950年出生的陈定全,是昭化区农业农村局原高级农艺师、“王家贡米”优质水稻科研育种团队首席专家。

退休前,陈定全深耕农田、守土尽责,退休后更是上满“发条”,一心扑在“王家贡米”品种选育上。他醉心事业、慷慨解囊,自掏腰包15万,四处学习前沿水稻育种知识;他潜心研究、矢志不渝,古稀之年,仍天天泡在试验田,申请航天育种,成功培育了多个“王家贡米”优质品种并推广种植。

从一名基层农技推广员到昭化区“王家贡米”育种团队带头人,陈定全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在田间地头,从未停歇。


躬耕陇亩答卷  孕育科技良种


1977年从四川绵阳农学院毕业后,陈定全就回到家乡从事农业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粮油育种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推广,但没有选育出优质高产的粮油品种一直是他的心病。

于是,2014年退休后,陈定全毅然放弃养老享清福,四处奔走,踏上了求教觅种之路,他在两年内跑遍湖南、广东、浙江等全国10余家科研单位和20余个稻米主产区。

“几十个小时的火车硬座使双腿浮肿,揉一揉,又马不停蹄走路去偏远山区走访农户找种源。”陈定全白天与科研院所的科辅工一起下田试验,晚上去教授家门口蹲守等待。

2019年,他终于“蹲”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其深入交流了4个小时。彼时,陈定全几乎耗尽了家里全部存款,但从全国各地搜集的千余份优质种质资源让他信心百倍、干劲十足,马上开始在自家承包田内进行水稻育种试验,每日下田间观察禾苗记载、配组筛选、核产记录、分析建档。

他不当一回事的笑说:“双脚一整天泡在泥水里,蚊虫相伴是家常便饭。”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定全成功攻克核心技术难题,推出改良群组筛选法、植物工厂加代繁育、人工诱发田间抗性鉴定等育种技术10余项,累计培育出粮食作物新品种(品系)15个,主持制定地方标准2项。

好消息接二连三,2020年“王家贡米”种子搭乘长征5号进入太空诱变育种,利用航天育种材料配置杂交组合选育出3个稳定品种进入省级水稻预试,让地方优质常规水稻亩产量由600斤跃升到1000斤以上。


上下求索扩能   蹚出共富“稻”路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工作没有万事如意。

虽然品种选育取得丰硕成果,但推广初期,群众认为陈定全培育的品种水稻没有“含金量”,就算产量提起来了,也不值几个钱。接下来要扩大规模、提产能,如何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成为了当务之急。

经过多方咨询、考量,陈定全认为只有建立完善种子研发、技术推广、冷链物流、仓储及精加工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才能让“王家贡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他多次向农业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建议引进具有高技术、专业化的加工设备,打造高水平的“王家贡米”销售平台等,在他的奔走呼吁下,2022年,年产5000吨王家贡米精加工项目顺利落地,陈定全主动参与项目建设,指导建成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基地32个。

2023年,“王家贡米”展示销售中心建成投用,“王家贡米”品牌稻米相继小规模投放市场,因其良好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元素,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远销杭州、北京、广州等地。

“王家贡米”身价随之水涨船高,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10余项重磅荣誉,成为四川唯一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的粮食类品牌,优质稻米市场售价最高达80元/斤,市场均价增长到18—30元/斤。

粮食不再“廉价”,群众种植“王家贡米”水稻积极性显著提升。陈定全引领带动40个村9300余户农户种植“王家贡米”8万余亩,并实现了亩均增收500元、户均增收千余元,企业收入突破2亿元大关,如今“王家贡米”年产值突破10亿元。


倾囊无私传教  培育种业新人


培育的稻米既有品质、口碑,还有产量和销量!就在大家认为古稀之年的陈定全可以“退休”了的时候,他擦擦汗、揉揉肩,继而走上了“传帮带”育新苗的路。

为了给“王家贡米”科研育种事业培养接班人,他“手把手”教学指导,将属于“个人资产”的多个原始育种材料及即将育成的品系毫无保留地共享。

受陈定全的影响和感召,“王家贡米”科研育种团队已有7名科研人员,科研实力稳步提升。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科研人才百花齐放。

团队中有的人入选广元“蜀道英才”农业大师、有的人入选“葭萌英才”农业领军人才,“王家贡米”产业技术研究所被评为昭化区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不要说80岁,即便90岁我也要继续耕耘在田地间,为培育本土优质水稻贡献自己的力量。”陈定全一言以蔽之。

熟悉陈定全的人都知道,在他的心里还装着一个十年愿景蓝图:用两个五年,加快产业扩面提质增效,争取种植达到10万亩,亩均增收超过1500元,年产值突破15亿元。

年年稻花香满田,“粮”辰美景迎丰年。陈定全的故事未完待续。(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