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镇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构建“阵地标准化、职责明晰化、责任链条化、服务亲民化”四位一底工作格局,实现基层审批服务效能提质增效。
阵地标准化,服务环境提质升级。按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标识统一”的要求,卫子镇以阵地标准化建设为基础,统筹安排资金15万元对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合理划分咨询区、办事区、等候区等功能区域,同时设置8个为民办事业务窗口,对民政、残联、林业等业务实行综合受理、分类办理1.9万件次,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职能明晰化,便民服务高效运转。为杜绝职能不清,卫子镇着力推进便民服务中心职能明晰化,明确岗位职责。根据服务事项和工作内容,细化窗口人员职责分工,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同时梳理服务事项清单328项,明确事项名称、办理条件、责任部门和办理时限,做到“清单之外无事项”,通过职责明晰化,有效避免了服务“真空地带”,提升了服务效率。
责任链条化,构建闭环管理体系。为保障服务质量,积极构建了责任链条化管理体系,健全责任机制。建立“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中心负责人—工作人员”责任链条,责任层层压实。同时通过亮身份、亮职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建立问题整改机制,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反馈回访”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办。
服务亲民化,提升群众满意度。便民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服务亲民化,提升服务态度。加强工作人员服务礼仪培训,要求做到“微笑服务、耐心解答、热情接待”,让群众感受到温暖和尊重。开展特色服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办事难题684件。
强化纪律意识,严守工作底线。窗口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工作时间,按时到岗,离岗及时报备,坚决杜绝迟到早退、无故旷工现象。工作期间,严禁做与业务无关的活动,确保全身心投入工作。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对擅自离岗、业务办理欠缺行为严肃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