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开展工贸企业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我们已全面掌握了辖区内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目前我区共有153家工贸企业,其中轻工、商贸企业数量最多,这为下一步开展好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奠定了基础...”在部门联席会上区应急局相关负责人就如何锚定部门监管责任落实进行了总结发言。
工贸企业点多面广,安全基础参差不齐,再加之有的企业涉及多个行业,“谁来管”成了安全监管的难点痛点。通过划好安全监管“责任田”,明确监管责任主体,工贸安全监管工作就能精准发力、提质增效。
根据安全监管职责分工,区应急局按照企业规模及安全风险大小将企业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将所有工贸企业分解到各镇、各部门,其中,A、B级企业由1个区级行业主管部门牵头,C级企业由镇(园区)牵头。对粉尘涉爆和高危有限空间企业均列为A级或B级企业,并全部纳入我局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实现监管责任“双保险”。
下一步,区应急局将持续深化细化分级分类工作,通过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让监管职责更“精”,覆盖范围更“全”,工作要求更“严”。不断坚持以分级分类监管为核心,以专家指导服务为支撑,以安全培训为基础,以强化安全检查为抓手,系统推进工贸领域安全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