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扩大)会议召开,区委书记、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王静主持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辛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贾小玲,区政协主席朱永国,区委副书记、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玉全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市委改革办主任会议精神,听取了区委八届八次全会部署50项改革任务落实情况、近五年专项改革方案“回头看”评估情况汇报,审议了8个专项改革方案,并对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党中央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省委提出以改革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市委要求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形成示范。全区上下要主动对接上级政策方针,理清改革的“关注点”,深度研究基层困难问题,找准改革的“小切口”,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现改革的“活教材”,着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以深层次改革助力昭化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会议强调,改革是昭化跨越发展的“关键一招”,要对标对表抓改革方向,将改革重心聚焦到产业质效、城乡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压实责任强改革执行,建立区委统筹、专项小组主攻、部门协同责任链条,推行改革任务“四色预警”机制;闭环督察促改革落地,健全工作统筹联动机制,全面增强督察合力。改革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要聚焦重点攻坚,以改革实效破解发展堵点,在经济领域提升产业质效,以“产业质效提升年”为抓手,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帮助减产企业恢复产能,积极谋划引进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加快低效工业用地清理腾退,建设省级优秀经济开发区;在民生领域优化服务供给,以“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为牵引,打造多个示范社区,探索“村企合作盘活闲置资源”模式,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监测帮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集中打造一批“昭化造”农特产品拳头地标品牌;在治理领域创新体制机制,学习借鉴拱墅区“大综合一体化”先进经验,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一体化矛盾纠纷化解模式。改革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强化制度创新,以改革成果赋能长效发展,实施“一镇一改革创新,一部门一改革重点”行动,大胆实施“微改革”“微创新”;深化区域协同改革,积极与毗邻地区共建协作,深化昭拱东西部协作,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构建评选评优机制,有力有效推动改革经验制度化,加强改革典型宣传力度,以改革新突破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委员、各镇、区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袁未 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