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推进规范明晰基层权责——
为村级组织“松绑” 助基层增添活力
安装路灯、堰塘清淤、道路铺油、沟渠治理……春和景明,正是项目大干快建的好时机。连日来,广元市昭化区元坝镇长坝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泽松就投入到集体经济产业的改造升级项目中去了。
长坝社区集体经济产业以白鹤山庄农家乐为主体,致力于打造集休闲度假、城郊游览等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园区。截至目前,该社区集体资产累计达285.81万元。
为了做好集体经济这块“大蛋糕”,2025年,长坝社区再次整合资金资源,进一步完善园区内基础配套设施,真正实现变“闲”为“现”,让村集体 “富起来”。
这些天,王泽松一直沉在项目改造现场促进度、督质量。“要搁以前,真没时间天天蹲现场,更别说一心扑在集体经济发展上!填表、签字、盖章,每项工作都得守在办公室。”王泽松说,以往社区墙上的牌子多,一块牌子就代表一项工作,哪样都不敢怠慢。
村级组织挂设各类牌子,往往增添基层负担。尤其一些“过期牌”“无效牌”“空壳牌”,会因各种数据填报、工作台账,给村社区工作人员增加工作负担。
整治“滥挂牌”,让基层“真减负”。2024年以来,昭化区规范明晰基层权责,统筹组织、社工、纪检、编办等部门力量组建乡镇初审小组、县级工作专班,采取“村村必到、逐一过筛”方式,将缺少政策支撑、缺乏实质内容等13项标牌列入清理对象,累计清理规范标牌标识33类,摘除办公服务场所对外挂牌150余块。
少挂点“牌”,多干些事。昭化区还按照“统一、精简、高效”原则,整合十余个职能部门,组建联席会议逐项梳理,明确村级组织法定职责38项、协助政府53项和8项不得承担的负面清单,彻底把牌子背后不属于村级组织承担的服务事项清退掉。
过去长坝社区原有32块牌子,如今只剩下6块。王泽松作为长坝社区“领头羊”,不仅要负责项目建设、党群服务、环境整治、社区治理等工作,还要整理各类数据、台账、表格、工作台账等资料,此外,每周至少参加三场会议。“挂牌瘦身”行动解放了他的手脚。
无独有偶,过去一度有数十块牌子,如今却只保留了社区党委、居民委员会、居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4块牌子,元坝镇青梅路社区的“减牌”行动,也让元坝镇青梅路社区党委书记魏玉印象深刻。
以往,青梅路社区的7名“两委”干部,承担了不少职权范围外的工作。“以食品安全排查为例,社区每月至少要排查两次。可我们并没有相应执法权。”魏玉平高兴地说,现在社区只负责摸底上报,相应权限已移交给有职权的上级部门。
明确制度规定,让干部轻装上阵。昭化区还积极梳理村级制度“家底”,废止过期失效制度6项,更新完善村干部管理监督、村级民主决策、日常事务运转三大类共14项制度。而为防止“滥挂牌”问题反弹回潮,当地新出台规范性政策6项,整理印发“10+1”村级制度配套文件汇编,实现村级制度管理“有章可循”。
“在牌子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我们现在可以把更多精力转向精细化服务,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元坝镇党委书记杨生安感慨,减牌子不是给“墙”减负,而是实实在在给人“松绑”。如今,村级组织的“牌子”少了,困扰基层干部的冗余服务事项也得以缩减,基层服务群众的活力明显更足了。(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