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共治,激活整治“内生力”。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党委+支部+党员+群众”四级网格责任体系,积极发挥党员带头、干部率先、群众联动作用,紧盯道路沿线、房前屋后、河道流域等区域,聚焦道路杂草、积存垃圾、河道漂浮物等问题进行“拉网式”清理整治,做到清“死角”、扫“盲区”、治“顽疾”,确保镇域环境全面洁净。截至目前,清理河道流域500米,整治乱堆乱放点位12处。
多措并举,奏响整治“奋进曲”。充分利用微信群、入户宣讲、召开坝坝会、悬挂横幅等形式普及环境卫生知识,开展专题宣传活动2场,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引导群众从“站着看”变为“主动干”。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垃圾治理体系,建立161个垃圾分类收集点,因村制宜设计覆盖所有投放点的垃圾收运线路。推动环境整治从公共区域向庭院延伸,利用闲置区域打造“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微药园”,规整农户庭院450户,加快农村面貌由“治”向“质”转变。
久久为功,织密整治“长效网”。按职责分工对108名公益性岗位分片划段,常态化维护村庄环境卫生。将农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每月评选出“最好”“最差”5户亮榜公示并落实奖惩机制。组建由“镇干部+村干部+群众”组成的检查小组,不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查督促,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实现环境整治从“一时美”迈向“时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