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前做实调查。以镇行权清单为抓手,全面了解被审计镇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能职责。加强与水利、林业、自然资源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对被审计镇的自然资源资产情况、目标任务和相关考核结果进行摸底。对照《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结合被审计镇资源禀赋、前期数据分析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计实施方案。
审中精准发力。加大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统筹融合力度,实现项目科学规划、同步安排、协同实施、成果共享。加强与镇村干部的交流,充分了解被审计镇自然资源资产的分布、利用、保护情况及当地发展现状。采用“大数据+现场核查”模式,多部门收集被审计镇的相关数据,开展大数据审计分析,针对数据分析发现的疑点,审计组深入现场调查核实,做实审计证据。
审后标本兼治。坚持“边审计、边整改”,审计过程中加强与被审计镇沟通,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并实事求是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推动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将审计查出的问题纳入台账管理,加强日常跟踪督促,整改期间通过现场和电话指导整改工作,督促被审计镇认真整改并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审计发现问题按时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