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化区根据“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原则,聚焦重点任务,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清廉学校建设。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清廉学校建设体系。将清廉学校建设纳入全区学校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以教育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的清廉学校建设工作专班,明确成员职责分工,统筹推进清廉建设工作。坚持清廉学校建设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定期召开工作专班会议,研究部署清廉学校建设相关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2024年以来,全区37所中小学参与清廉学校建设,打造清廉学校标杆学校1所。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清廉教师队伍。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常态化开展师德专题教育,组织教师学习师德规范、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师德演讲比赛等,引导教师坚守职业道德,涵养爱教爱生情怀,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加强教师廉洁自律教育,每学年初学校与教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加强教师从教行为、日常表现监督,引导督促教师远离收受礼品礼金、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
强化清廉氛围营造,培育学生清廉意识。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着力打造清廉文化阵地。在各校(园)设置清廉文化宣传栏、标语牌、文化墙等,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清廉文化的熏陶。同时,将清廉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校本课程研发运用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清廉教育活动。举办清廉主题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树清廉意识。2025年以来,举办清廉主题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20余场,评选优秀学生作品100余件。
强化学校规范管理,确保权力阳光运行。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收支管理,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确保学校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透明。全面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招生入学、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工作中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主动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并通过校务公开栏等渠道及时向师生和社会公开,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形成清廉建设合力。组织各校通过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清廉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清廉榜样。同时,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清廉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邀请社区志愿者、退休干部等走进校园,2025年以来为师生作清廉主题报告20余场,不断丰富清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