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区门户网讯(任小昌)经过虎跳中心法庭法官多次耐心调解,太公镇太公岭村5户精准扶贫户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合同纠纷划上圆满的句号,合法诉求得到维护,要回了土地、拖欠承包款。这是昭化区政法委在开展法治扶贫行动中的一个事例。
该区在法治扶贫中,推行“网格连接扶贫一线”“三建三防三送”“司法服务十三条”“预防和查办两同步”“法治惠民12345”等方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组,急事难事办在心坎上,送平安到农家。全区政法系统联挂7个乡镇、6个贫困村、13个非贫困村,选派19名优秀干警担任第一书记,187名干警结对帮扶771户建卡贫困户。
全区围绕产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基础建设“六大重点领域”,开展“调解跟着扶贫走”活动,排查化解脱贫攻坚领域矛盾纠纷280起、信访92件。区政法委把网格信息服务连接到扶贫一线,259名网格员对接建卡贫困户,推送脱贫攻坚信息4230余条。区公安分局在脱贫村创新建警务室、建天网、建卡口,防止群众因发生案件返贫、因发生交通火灾事故致贫、因发生治安案(事)件阻碍脱贫,送法律、送服务、送温暖的“三建三防三送”工作机制,把警务室、平安网延伸到家门口,建成150个平安村、5000余个平安家庭。区综治办、法律援助中心和人民法院把9103户、31254贫困人口分别建立网格化精细管理、法律援助、涉贫案件三大数据库,健全入户走访、事件办理、援助受理等动态管理机制。区检察院推行预防和查办案件两同步,做到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全覆盖。区司法局实施法治“12345”惠民工程,建设一支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法治扶贫队伍,规范建设贫困村调解和法治宣传两室,完善区法援中心、乡镇法援工作站、贫困村法援工作点三级网络功能,开展贫困户建房合同审核、产业发展合同审核、遵纪守法教育、法律援助四项行动,建好法治文化广场、墙、廊道、专栏、图书角五个载体,搭建“1小时法律服务圈”,法律顾问覆盖63个贫困村、149个非贫困村。全区有声有色的法治扶贫服务延伸到各户,把平安送到各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环境。近五年来,该区在全省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中,位居全省183个县区前30位,全市7个县区前两位,连续6年未发生“民转刑”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