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滋润着只有四个学生的学校
——记昭化区紫云乡中漕小学教师王金玉
实习记者张欣
在这个小学里,她是校长,是老师,也是炊事员。她,就是王金玉。
王金玉,1984年走上教师岗位,在昭化区紫云乡中漕小学任教,至今已32年。她用母亲般的责任心和关爱,送走了一批批学生,把青春都奉献在了这座清冷的大山里。
每天早上七点半,王金玉都会背着一只50斤装的塑料水壶来到学校,这些水是用来给孩子们做饭、洗手、洗脸和打扫卫生用的。在上课前的半个小时,王金玉需要提前在厨房把午饭的所有食材准备好,再回到办公室准备上课。
学校只有4名学生,1名幼儿班学生与3名一年级学生共用一间教室,两个班级的17个科目都是王金玉一人执教。王金玉总是先教导完幼儿班的学生、布置好作业后,再抓紧时间给一年级的孩子上课。山寒水瘦的冬日,孩子们清亮的读书声,给寂静的大山增添了几分生气。
上午第二节课后,趁着孩子们自由活动时间,王金玉又钻进了厨房,淘米蒸饭、把菜焖在锅里。中午,照顾4个孩子就餐后她才开始吃饭。下午课程结束后,师生5人一起打扫卫生……“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是我最大的满足。”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笑闹声,让王金玉忘记了一天的疲惫。
身处深山,王金玉心有担忧:信息受阻塞,眼界不开阔,要是被时代淘汰了怎么办?
意识到这一点,王金玉从不敢忘记给自己“充电”。她先后自费函授了中师、幼儿艺术教育大专文凭。乡中心校组织的英语、电脑等技能培训,她从不缺席。学美术、学电脑、学教具制作,王金玉一样都不落下。“我必须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带着孩子们一起进步。”
为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王金玉设计了“开火车找答案”“夺红旗”等十多种趣味游戏寓教于乐,还利用“成长之星”“黑板报”等为孩子们提供成长的阵地。她的努力和负责收获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学生谢晓锋的爷爷谢国书说:“把孩子交给她,我们放心。”
从200多个学生到4个学生,从六个年级到只有幼儿班和一年级,从十多个教师到一个教师,这座小学慢慢空了。“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我不忍心抛下他们到其他地方去。”51岁的王金玉仍不愿离开这里,“就算只剩一个学生,我也会一直坚守,给他们力所能及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