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造血”贫困户脱贫摘帽信心足
——昭化区沙坝乡照壁村、长梁村脱贫攻坚见闻
4月20日,走进昭化区沙坝乡照壁村11社,满眼都是忙碌的身影,该社村民张翠容正在种植海椒,“今年我养了几百只鸡,再种几亩辣子,收入应该在3千元左右,脱贫摘帽肯定没得问题。”张翠容高兴地说。
张翠容是该村的建卡贫困户,她与老母亲共同生活,加之母女两人常年患病,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家里十分困难。针对她家缺乏资金和劳动力实际情况,村两委为她制定了产业脱贫规划,帮助她种植了4亩藤椒,养殖了200多只鸡,再种植了一些海椒,这样一来,鸡和海椒短期内就可以见到效益。
长期以来,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让照壁村头上那顶贫困村的帽子迟迟难以摘下。照壁村有贫困人口193人,要实现193人脱贫目标,成了摆在沙坝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面前最棘手的问题。为了摸清贫困家底,找准贫困根源,乡里的挂联干部纷纷深入贫困户看实情、听民意,摸清了贫困户的具体情况。
想要脱贫,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才是关键。为此,照壁村坚持以培植增收产业为核心,依托朝沙现代农业园区,种植了藤椒250亩,海椒200亩,猕猴桃200亩,养殖5000多只鸡、300多头山羊,形成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产业发展模式,让贫困人口人人有增收产业。
除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照壁村还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硬化村道8.7公里,维修山坪塘12口,规范打造了村级文化活动室和群众健身广场,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照壁村村主任何万林告诉记者:“到2016年底,我村将会是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完善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群众脱贫的信心非常高。”
像照壁村一样,长梁村同样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脱贫。
长梁村位于沙坝乡东部,总面积7.2平方公里,经济作物单一、无主导产业,让这个偏远的山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贫困村。
家住长梁村五组的陈文喜家里有4口人,两个女儿刚刚大学毕业,自己又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肺气肿、股骨头坏死等多种疾病,每年药费都要花去好几千,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了妻子的身上。
2015年,在精准识别中,陈文喜一家被定为建卡贫困户,帮扶单位和村两委不仅为他积极寻找相关优惠政策,还为他量身订制了一系列脱贫计划。
长梁村驻村第一书记李联科了解到他家的具体情况后,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建议并帮助他发展烤烟,由于他自身没有劳动力,李联科还沟通协调烟草公司提前垫付肥料、烟叶钱,这样陈文喜自己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资金。
“今年我计划种10亩烤烟,争取收入能够达到一万五千块钱,再养十头猪,差不多收入5000块钱。”陈文喜盘算着今年的打算。
长梁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182人,其中病残户25户85人、无劳动能力的3户4人、因灾致贫户2户8人。2016年,长梁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起了生猪、海椒、藤椒等增收产业,基本实现了“户户有产业、增收有途径”的良好局面。
照壁村和长梁村均列入了昭化区2016年脱贫的重点村,为让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年底前顺利脱贫,作为连挂帮扶部门,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紧密配合,因地制宜,紧紧抓住群众主动要求发展的良好时机,变过去“输血式”扶贫为现在的“造血式”脱贫,助力贫困户脱贫摘帽。
沙坝乡党委书记罗光伟说,沙坝乡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挖掘内生动力,不断丰富和拓展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实现了短期增收、长效致富,为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 姜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