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关闭
你还可以输入40
政务要情(第30期)
发布时间:0001-01-01 00:00 来源: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上情摘要

10月1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邹自景对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突出重点,抓好白酒、肉制品、桶装水等重点品种,农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村坝坝宴、旅游景区、车站机场等重点场所,网络订餐、小餐饮、小作坊等重点业态的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彻查隐患,不留死角。特别是要加大排查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供餐、课间加餐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力度,防范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二要强力整治,深入开展地沟油等“餐厨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加快建设餐厨垃圾治理项目,强化食品广告监管,多部门联动整治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添加、掺杂使假、虚假宣传、非法营销等突出问题。整合资源,下功夫抓好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三要严管重处,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配合,形成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合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政务简讯

10月11日—16日,区委副书记、区长龙兆学带队赴浙江、深圳等地考察军民融合产业园及项目投资工作。区领导杨槐林参加考察。

10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光志调研我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市、区领导田中文、吴桂华、龙兆学、贾小玲、王壮、郭祖炎、夏静随同调研。

10月20日,区委副书记、区长龙兆学赴红岩镇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④1020日,区委副书记、区长龙兆学调研我区健康扶贫一站式服务工作。区领导郭祖炎随同调研。

⑤近日,我区积极组织参加2017年国家扶贫日就业扶贫招聘活动,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525人进场求职,132人达成就业意向。(区人社局)

●部门动态

区环保局“四大行动”扎实开展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一是“利剑执法”。严格执行《环保法》及四个配套办法和“双随机”执法制度,“零”容忍查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违法行为,共受理各类环保违法案件9件,查处率100%。二是“铁腕监察”。加大对环保督察后偷排漏排、故意不正常使用防污设施、伪造或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等监督监察力度,出动执法人员128人次,对13家工业企业开展整改“回头看”,约谈企业负责人26人。三是“联动司法”。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防范和打击长滩河、柏林湖流域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排查环境风险源企业21家,拆除禁养区养殖小区1个、养殖户11家,移送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件。四是“阳光监督”。通过行风热线、网站媒体、举报电话(箱)等形式推行政务公开,积极化解环境信访突出问题投诉67件,办结66件,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区政府妇儿工委“三聚焦”提升妇女儿童幸福感  一是聚焦妇女就业。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余万元资金,打造“昭化妹”家政服务品牌,免费为全区妇女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并根据区内外劳务市场需求,采取“订单、定向、委托”等方式推荐就业,目前全区妇女就业占比达46.82%。二是聚焦儿童教育。区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实施生活补助“倍增计划”,对家庭困难的小学生实行全额资助,全区无小学生因贫未上学或辍学,入学率达100%。三是聚焦身心健康。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学校所在村卫生室全覆盖。加大妇幼保健经费投入,完善妇幼保健院科室和设施设备,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6.67%,住院分娩率达99.9%,无孕产妇死亡事件发生。

●乡镇传真

王家镇三措施加快推进产业扶贫  一是扩产业基地。进一步优化区域主导产业布局,发展藤椒3200亩、猕猴桃3000亩、核桃2800亩、烤烟2400亩,新建万头生猪养殖基地1个,发展稻田养鱼500亩,食用菌60万袋(椴)。二是育经营主体。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培育专合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参与金石、百安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发展。目前,培育专合社12家,发展种养大户60余家 。三是建联结机制。探索推行“村党支部+专合社+贫困户”“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户”等经营模式,通过利益兜底、收入分成、入股分红、二次返利等方式,实现农业企业、专合社与贫困户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目前,带动208户贫困户积极发展致富产业,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

磨滩镇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  一是挖掘资源优化布局。充分挖掘下湿田、低洼田、山坪塘等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区域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中华村、金华村、佛岩村等村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核心区6个1500余亩,发展山坪塘养殖500余亩、中小型水库生态养殖2000余亩。二是内外结合标准建设。田内种养,在稻田内开挖占稻田10%的宽2.5—3米、深1.2米的鱼沟,构建稻—渔共生互利环境系统;田外种养,在200亩以上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配套建设15%的标准化池塘,作为前期苗种培育、中期养殖、后期集鱼的场所,实现稻田生态种养和池塘生态高效养殖的结合。三是融合发展延伸链条。引进山青米业公司发展生态稻订单1500余亩,稻谷收购价达到1.8元/斤,比一般稻谷收购价提高了50%,农户每亩稻鱼实现增收2000余元。依托稻渔综合种养核心区,积极开展下田捉鱼比赛、钓鱼比赛和鱼乡生态大米节等系列特色农家游乐活动,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新空间。